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瓢水 小说
0.00     定价 ¥ 28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31625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木然,曾用笔名彭木,工程师,高级经济师。1998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浮城》。
展开
内容介绍
  一瓢水,一爿飘零于瓢城的江南食铺。
  创立、毁灭、重生,一瓢水与三个女人的命运缠绕在一起,在时代沉浮中给予她们依靠与希望。近一个世纪的叙述笔触里,三代女性在战争、灾难、动荡和发展中激烈地飘荡与挣扎着,那些如水般细微悠长的情感在这爿江南食铺的牵引下不断传承和流转。
  全书背景宏大,荡气回肠。作家木然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个体在时代中的沉浮演进与商路情感历程,诠释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灵动、诗意以及超出血缘的亲情和大爱。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瓢水》:
  相识之后,女子控制不住与男子见面的欲望,外滩、公园、咖啡厅、电影院。男人告诉她自己是一介穷书生,不可玷污了小姐的圣洁。情窦初开的女子根本听不进男子的话,她根本不在乎这些,就是要爱他。
  “你还要我怎样?”女子含泪对书生说。
  书生看着女子,为着她的一片痴情所感动。
  女子的父亲怒了,说要杀了书生。女儿说书生前脚走,自己后脚跟。说一不二的父亲对她也是无奈,只好以断了经济、了却父女关系相威胁。
  女儿并不屈服。
  父亲对仆人大声道:“把她赶出去,从此不再相认。”随手拿起桌上的砚台,砸向价值连城的宋代瓷瓶。
  瓷瓶的碎片四处溅落,裂了一对父女恩情。
  女子从家里出来的那天傍晚,申城下了大雨,下得弥弥漫漫。她在雨幕中行走,任凭雨水打湿全身。女子流落街头,与书生相依为命,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女子相跟着书生行走在都市市街里,男人四处寻觅工作。
  三十年代的申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晚间的霓虹灯使得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一派纸醉金迷的景象。放眼看去,市街两边广告林立,有的闪烁着灯光,有的瞬间熄灭,这个熄灭了,那个又亮了,五颜六色,一个光影璀璨的夜世界。这个中国最富裕最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时也是最混乱的城市,是个充满魅力和矛盾的地方。有政府、帮会管理的区域;有英、美、法等国列强划分的租界,政治、经济、法律、巡警,一应俱全,成了国中之国。街面上到处是外国人的身影,他们生活在这里,比生活在自己的国度里还要自由,大个子高鼻梁,就是特权与显贵的象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里有着最直接的体验。豪华酒店、时尚舞厅、夜总会、电影院、跑马场、胡同、民居、寺庙、茶馆、有轨电车、轿车、黄包车,多元文化融合;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娱乐活动应有尽有,商人、外交官、记者、艺术家、黑帮老大、地痞流氓、毒品贩子;是东亚乃至世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自由、开放、充满各种危险,这里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惊心动魄的人间故事。
  书生穿行于密集的人流之间,终于在“十里洋场”端了洋饭碗,找到一个“买办”的工作。书生对女人说:“我一定让你过上体面生活,为了我,你牺牲太多,我们的好日子会在后头。”“过上体面生活”的渴求,成了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为着这个愿望,书生与心爱的女子聚少离多,却丝毫没有淡了之间的情思,相反,越来越浓烈了,只是思念的时光煎熬难忍……
  去往江北的帆船在河中行进,申城的高楼渐渐地稀疏起来,在眺望的视野里,变成高低不平积木一般的淡淡暗影。女人哭了,男人也落泪了。在都市过体面生活的期望已经破灭,前方一片迷茫。男人以为,离开申城,才会有安定的生活。女人也是同样的心思,他们不是逃避过往的记忆,而是远离恶霸横行的世界,在江北创立一片新天地,过上好生活。
  过长江的时候,风和日丽。宽阔的江面一片平静,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天空。看着如镜的江水,女人知道,她与男人离开生她养她的故土,并非是远行,而是与那座城市诀别了。
  船驶进河口,女人明白已经到了江北。男人站立船尾,回望茫茫江面,对岸成了一条细细的长线。
  日夜行船,终于到了江北瓢城西城码头。
  船在西城码头靠岸,正是正午时分,河岸边停满了船,码头上人来人往。书生带着女人上岸,放下行李,站立河边,回望大河远方。在他的眼前闪现的是远去申城飘忽不定的影子,他仿佛还在那一路漂游的帆船上。女人站在男人身后,眼睛里尽是泪,一切都是她造成的,连累了书生背井离乡。
  码头上的人渐渐稀疏了,书生拉着女人,向市街里走去。
  一阵风吹来,风中隐隐传出淡淡的清香,时隐时现,时浓时淡,一点点,一片片,飘散在空气中。没有想到,刚落脚瓢城,就闻到了这样清新的香味,他思忖着,应该是桂花的清香。书生立于市街不动,不停地嗅着鼻子,寻思着香气的来处。他四处寻觅,一定要找到清香散发的地方。
  女人知道自己男人的秉性,只有找到了香气的来处,才会罢休。生活虽说艰难,却不能脱了内在雅气,人存于世间,一为求务生计,二为精神情致,二者缺一不可。女人一路相跟着男人,一街一街、一巷一巷地寻着,牌楼、小桥、店铺、石头路面、一座座古朴的市街房舍。书生仰头,眯眼,在江北瓢城的大街小巷穿行。
  女人已经走不动了。书生依然专注执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终于在瓢城南城门下停止了脚步。
  一阵浓郁的香气飘来,书生知道香气的源头就在附近。他立在南城门下,判断着香气的方向。女人看着男人,感到快要找到香气的来处了。男人对女人挤了挤眼睛,女人会心地笑了。那天刮的是西风,风一起,香气来了,特别地浓郁;风一停,香气没了,细细去闻,只有一眼眼余香。于是书生断定,这清香来自南门的西边。果不其然,他们在南门西边不远处河岸旁一座老宅后面,找到了高大的桂花树。
  他们来到桂树下,只见那棵桂树生长得壮硕茂密,树叶密不透风,满树的桂花金黄灿灿。男人哈哈大笑,指着桂树说:“这棵桂树生长得太过繁茂,花香也过浓郁。俗了,呛人。”于是,他决定,在西门与南门之间租下房子,这样既可以闻到淡淡优雅的桂花香气,又便于在瓢城西街寻找营生的活计。书生与女人租下房子,这是河边的一个带阁楼的青砖青瓦房,很像他们在申城租住的房屋,抬头就可以看见南城外河边的那棵桂树的树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江南女人
第二章 腊梅花
第三章 坝口小院
第四章 创业
第五章 一瓢水
时代演绎人生(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