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奖得主程青最新长篇小说
一个凤凰般的女孩,炽烈抛洒的爱与青春
《凤舞》讲述了70年代初,出生于苏北地区的女孩凤舞的成长故事。凤舞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是“我”童年时的玩伴与挚友。她在家中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下,弟弟成为家里的掌上明珠,姐姐们成为配角,而凤舞则受到了漠视与轻慢。这个被家庭与社会边缘化的女孩,从读书识字到步入社会,从情窦初开到结束婚姻,始终承受着家人的嫌弃、外界的鄙夷与社会的不齿。面对成长过程中世间的种种压力与困惑,凤舞却依然像照顾父母与弟弟一样,把对世人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真挚抛洒,其内心对爱的追逐暗藏着“别人爱我,我就爱别人”的报恩原则,这既是凤舞内心深处的善良,也是她立足于世的支柱与力量。故事的结尾,凤舞选择去福利院做义工,在需要帮助的人那里寻找慰藉,把自己的爱献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
命运多舛,几度错爱,却仍然对他人和世界充满善意和温情,这是凤舞的人生,也是一个平凡女性的人生底蕴和亮色。凤舞的一生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女性成长与觉醒的缩影。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到我出生的时候,我的长辈们有不少早已经离开了故土,包括我的父母。他们辗转漂泊,安居他乡,说起老家,都含含糊糊。
我生在咸城,每次从外地回到这里,无论搭乘什么交通工具,无论是清早还是夜晚抵达,我总会在空气里闻到那股味道——那种混杂着雾霭、河水、泥土、树脂、青草、秫秸还有炊烟和酿酒的气味,那是我熟悉到喉咙会涌起暖流,眼眶会湿润,心情会激荡的气息。我会在踏上这片土地时,内心深处犹如被点亮一般触发某种特殊的意识,那是一种回到出发之地的特有的情感——离开的时候以为一去不回头,其实无论走出多远,家乡都在心里。
我记得妈妈不止一次说过,生我的那个夜晚,全城停电,医生在烛光里接生。因为我太急于来到这个世界,她在生产的阵痛之外还遭受了巨大的撕裂的疼痛。几年后我得知,就在同一个夜里,鸡叫头遍的时候,河西一处简陋破败的民居里,另一个母亲产下一个女婴——她是家中第五个女孩,她呱呱坠地时和我仅差一两个时辰,但已经是另一天。她就是凤舞,我们一起长大,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和朋友。
我们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的一九六三年春天,听说那时粮食和物资已经慢慢丰富起来。我在江南的外公外婆家长大,八九岁时回到父母身边,那时我已经是一个小学生。我转学到顺应时代改名为“向阳花小学”的咸城一小,在那里我结识了小脸肮脏眼神清亮的凤舞。
我的影集里有一张边缘切成锯齿状的黑白照片,那是一九七五年我和她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们梳着长短一致的麻花辫,穿着素净土气的两用衫,衬衫的领子翻出来压在外衣领子上,头靠着头,相互搂着腰,双腿并拢,坐得笔直,干净稚嫩的脸蛋上露出同样羞怯不自然的笑容,就像一对双胞胎。如果镜头再往下移,就会拍到我们膝盖上的补丁和接出来的裤脚。
离开家乡后我时常会梦见凤舞,梦里的她不是少年时代的模样,也不是她实际年龄的模样,长得和她本人也并不相像,但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人到中年以后,好几次我梦见几乎同样的场景:在一个高大空旷富有现代感的大厅里,人很多却没有声音,她独自临窗坐着,穿着雪白的衣裙,涂着鲜艳的红唇,面前放着一只透明的杯子,一切都好像飘浮在空气里,她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妩媚多情的大眼睛里却泪水盈盈。
楔 子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少年
第三章 青春
第四章 婚前
第五章 婚后
第六章 亲密
第七章 失去
第八章 爱情
尾 声
后 记 心里的声音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