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每天都是节日(锐势力·名家小说集)
0.00     定价 ¥ 6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548762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丁伯刚,原籍安徽怀宁,1961年出生。江西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在《收获》《当代》《钟山》《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杂志发表或转载过长篇小说《我敢靠谁》,中篇小说《天杀》《天问》《宝莲这盏灯》《有人将归》《落日低悬》《两亩地》等。出版有长篇小说《斜岭路三号》,中篇小说集《有人将归》《夭问》,散文集《内心的命令》。
展开
内容介绍
  《每天都是节日(锐势力·名家小说集)》是作家新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讲述小说主人公“我”在歌山县城工作的日子里跟故乡墩头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比如,母亲老家的亲戚“大头”千里投奔,貌似老实巴交的背后却一肚子坏水,采取哄骗欺瞒的手段勾引师父家的大姑娘,最后却不告而别,给“我”的父母留下一副不好收拾的烂摊子……正应了某电视剧中那句“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的精彩台词。
  丁伯刚笔下的主人公似乎都有一颗漂泊不定的灵魂,他们在红尘里洇渡却不显麻木,在世俗里折腾颇具精神……小说文字貌似坚硬朴实,实则暗藏善良忠贞,在娓娓道来里欲说还休,在字里行间构建异乡人眼里的故乡与旧事,故乡人眼里的漂泊与漫游。
展开
精彩书摘
  《每天都是节日(锐势力·名家小说集)》:
  李华兰哭了,李华兰把自己关在房里,哭得哇啦哇啦,把邻居都一齐惊动了。此后不久,李华明便提到让艾朋回歌山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事。李华明说艾朋毕竟年轻,这么独自一人在外面荡着,不知会荡成个什么结果。李华明一说再说,李华兰身子一凛,哭也不哭了。她有些清醒了。李华兰把泪痕擦擦干净,面带微笑拒绝了弟弟的好意。不过李华兰受到启发,她想艾朋不能回歌山考公务员,那么为何不去考考外面大地方的公务员?等弟弟前脚离开,她随即摸起电话,问儿子广州那边有没有考公务员一说。艾朋说考公务员,怎么没有,有哇。李华兰问像你这条件的,能报名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李华兰舌头都有些不好使了,连说几遍快,你快去报名。艾朋很听话,高高兴兴答应下来。不久传来消息,艾朋笔试成绩很突出,在几万人的考生中排名第九。艾朋是在接下来的面试中落选的,那天一进面试单位,艾朋已知道自己没戏了。笔试靠的是硬功夫,面试很大程度上则靠熟人关系。在那个面试单位,艾朋没有任何熟人,只落落寡合地站在一旁,看其他的面试者衣冠楚楚,嘻嘻哈哈,不停地在各个办公室窜进窜出,随便得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回来考吧,让艾朋回来。”半个月前,李华明打听到今年又有一次公务员考试的消息。李华明说不管怎样,若艾朋回到歌山,至少不会像在外面那样任人欺负。李华兰没多迟疑,用感激的目光看看弟弟,认真点了点头。
  李华兰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想找些怎样的理由说服儿子回歌山。没料艾朋头天接到电话,第三天人已经到了家,那样子不像是从几千里外的南方回来,倒像从隔壁谁家串门回来一般。公务员考试的日期早着呢,掐头去尾还有小半年时间。李华兰以为自己在电话里没把意思讲清。当然了,儿子既已回来,总不可能说他不该回。李华兰上前帮儿子接行李,儿子不让她接。儿子肩上扛一只包,手上又提一只包,进门后把两只包歪歪斜斜地往沙发上一甩,眼皮也没给母亲抬一下,径自到房里翻箱倒柜找东西。李华兰问他吃过饭没有,问他坐的什么车,能这么快回到家。接着又问他找什么,要不要帮帮忙。艾朋大约让母亲问烦了,叫一声:你能帮什么忙。后来艾朋把东西找到了,原来是他读中学时摆弄过的一本旧集邮册。
  儿子永远都是儿子,哪怕他长得再高再大,哪怕他读了再多的书,到了家里,仍会显得那么幼稚好笑。中午在饭桌上,李华兰开始小小心心接近正题。李华兰讲一句,看看儿子的脸色,接着再讲一句。李华兰说这次考试规模较大,是全省统一的,将来安排工作也全省统一,很可能还会分到江州,甚至能分进省城。
  对母亲的话,艾朋没有多余的表示,他继续以一种大大咧咧的姿势,凑在大衣柜的玻璃镜前理了理额前的头发,然后到行李箱中找出一双轻便皮鞋换好,站起身跳了跳。不知是因为换了鞋,或刚刚冲过澡吃过饭吧,儿子整个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身材也显得格外挺拔。李华兰准备再说点什么,儿子到房里捡了几本书,用一只黑皮挎包装好,就跟今天这样,背起就要出门。他说他出去一下,他到文化宫听听课。
  “到文化宫听课?”李华兰问,“到文化宫听什么课?”
  “不是说文化宫办了个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吗,昨天我打电话过去报了个名。”
  文化宫办的什么公务员考试培训班,李华兰早有耳闻。说是仿照高考补习班那种样式,由几位退休的前政府官员发起,聘请一伙中学老师上课,有针对性地给参加各种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进行辅导,讲时事,讲专业,作题猜题,并定期举办论辩会,模拟公务员面试场面进行训练,效果是很不错的。许多听过课的人表示,像这样的培训班,只怕找遍全国难有第二家。不过培训班的效果再好,李华兰总觉得与她家艾朋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在考试方面,艾朋久经沙场,不会把小地方几个临时人员凑起来的培训班放在眼里。李华兰想错了,艾朋很重视这个培训班,上午到家,下午就嚷嚷着赶过去听课。他甚至人还在广州,已从哪里了解到文化宫培训班的一些情况,并打电话过去报了名。
  艾朋的到来,一度在培训班引起不小轰动。当年在歌山中学,艾朋是个表现出众的学生,提起他,从校长到老师几乎无人不知。而培训班上的许多授课老师,正好是艾朋中学读书时的老师,培训班上的许多学生,也是艾朋的上下级同学,于是艾朋人还没到,有关他的种种已在班上传开了,他一年前在南方参加的那次公务员考试,也弄得人尽皆知。学生们纷纷围上前,讨教有关考试的经验和诀窍,班主任老师刘高玉甚至两次到李华兰家登门拜访,以示关心和鼓励。
  从这天开始,艾朋一心一意在文化宫听课,晚上独自在家复习,有时也到哪个同学、朋友家上上网,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不到深更半夜,他不会上床休息。现在一个人被车撞了,应该是天大的一件事,可艾朋仍不放在心上,口口声声吵着要出院,出院了又急急忙忙赶到文化宫上课。说来说去吧,总之还是那句话,急着上课是好事。艾朋身体一切正常,生活也就重新恢复到往日的安宁之中。
  ……
展开
目录
艾朋回家
来客
白虎
抢劫
每天都是节日
我的亲人知多少
代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