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知名作家侯虹斌最新长篇力作
l 书写东亚女性的蜕变人生,献给每个“不满意”的她
l 谢有顺、张欣、张翎、纪静蓉联袂推荐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许臻臻和王小轶是来自粤北小城的一对好朋友。许臻臻,电视台主持人,循规蹈矩的乖乖女,看似光鲜的生活背后,是男友的精神控制和父母的窒息“呵护”。王小轶,服装网店店主,经济独立的创业女性,也要面对原生家庭的压榨和感情的受挫。当男友的秘密被揭露,许臻臻的完美生活瞬间崩塌。情感骗局连带事业重创,让王小轶一夜之间陷入生存危机。
她们的故事彼此交织,互为映照。在这场生活的风暴中,她们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努力重建令自己满意的人生。许臻臻学会反抗父母的过度安排,迈出离开原生家庭的第一步,远赴北京自力更生。王小轶在经历了感情和事业的挫折后,回乡重启创业之路,同时要冲破原生家庭的桎梏,她决意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小说紧贴现实,细腻描绘了女性在原生家庭、职场、情感中的挣扎与突围,也写出了女性之间互助的暖意,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女性觉醒与成长之书。
2016年的大年二十九,午夜1点钟,一架航班缓缓降落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这班飞机由北京起飞。候客区里有许多人深夜赶过来接亲友,都在焦急地等着乘客从机场出来,人人一脸疲惫。
其中一位明亮而鲜艳的年轻女孩,坐在椅子上,表情平静,不慌不忙。
她叫许臻臻,平城电视台的主持人。她是从平城开车赶到白云机场,特意来接好友王小轶的。
闹哄哄的人流,像羊群一样涌了出来,许臻臻一眼看到了王小轶,本来就苗条,一左一右拖着两个大行李箱,显得更瘦了;走在王小轶身后的,是她的表姐吕筝。吕筝怀里抱着熟睡着的女儿小雨,就像抱着一只巨大的考拉,走出了到达厅。
许臻臻等候已久,赶紧过去帮忙。昏睡的小雨在吕筝怀里快挂不住要掉下来了,许臻臻把她抱起来,一起走向停车场。
广州白云机场离粤北的平城大概还有3个小时的车程。许臻臻开车,王小轶很不好意思:“哎,半夜一两点你专门来接我们,太惭愧了。”
许臻臻笑说: “ 没什么。我去北京, 你也经常去机场接我呀。放心,为了晚上过来,我下午特意睡了一觉,不用担心我疲劳驾驶。”
坐在后排的吕筝看着熟睡的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我父亲会开车,可是他年龄大了,我不放心他开长途到广州。这次的航班晚点了,多亏有你。”
“听王小轶说,姐姐是傍晚才做完手术,所以只能赶上这最晚的一班飞机是吧?哎,主刀医生太辛苦了。”
“不是一般的主刀医生,是肿瘤科的,而且是北京最好的肿瘤科的医生。表姐差点忙得回不了家过年了。”王小轶补充。
许臻臻笑说:“你呢,不是说最讨厌放假、最讨厌春节吗?讨厌春节快递不上班,你开的网店无法发货,无法赚钱,只好回家过年。哪有你这样的黑心老板哟?”
很快,忙了一天的吕筝和孩子都在后座上睡着了。无边无际的高速公路,只有不断奔赴眼前又迅速退却的路灯。
许臻臻开着车,但她一点都不觉得累。今天,她总算安排好,尽力从空隙中,偷偷摸摸地抠出一点自己的时间,小小地叛逆一下了。她都29岁了,还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被看管太严了。今天,竟然敢瞒着爸妈半夜悄悄出门,还开车两个多小时跑去广州。
王小轶悄悄给她伸了大拇指,点赞。王小轶这种从大一开始就自己赚生活费、心灵上断了根的人,她无法理解许臻臻这种“妈宝女”,但看到许臻臻偶尔跳脱出来的自由,也替她高兴。
王小轶悄悄地开了一丝车窗,风立即呼啦啦地灌进来,篷、篷、篷,很隆重。南方的风,就算在一月也是暖乎乎的。
凌晨3点多,许臻臻陆续把王小轶和吕筝送到了她们在平城的家。许臻臻也累了,赶紧开车回家。
还好,平城市区不大,大家都住得都不远。
她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神不知鬼不觉的。昨晚她就跟爸妈说了她最近没睡好,让两人千万别在早上叫醒她。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22
第三章 / 47
第四章 / 70
第五章 / 96
第六章 / 120
第七章 / 141
第八章 / 167
第九章 / 187
第十章 / 209
第十一章 / 230
第十二章 / 253
第十三章 / 277
第十四章 / 296
第十五章 / 315
第十六章 / 337
第十七章 / 361
第十八章 / 384
第十九章 / 406
第二十章 / 425
第二十一章 / 450
尾声 / 475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女性在这个时代,不再困守于婚姻或情感以寻找救赎之路,而是坦然直面社会的竞争与挫折。这里,有创业路上的欺诈与打压,有社会阶层与城乡区别带来的冲击,也有来自亲人与爱人的背刺……侯虹斌写出了女性的坚韧与勇敢、软弱与犹疑,也写出了她们互相扶持与援助的暖意。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突围还是困守,一直都是横亘在女性面前的现实难题。本书作者侯虹斌的特色是:在书写“她生活”的文字里既有细腻、温柔、体贴的描述,又有男性视角的无情、清醒与冷峻。在阅读过程中必定会有学到和得到。
——张欣(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社会阶层、城市与农村、财富与贫穷、情感与阴谋之间的沟壑,到底是固态还是液态的?有无融汇穿越的可能?假如有,人将会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是当代小说中热议的话题。侯虹斌在这个话题中带进了知识女性的视角,使得她的声音与常见的小市民叙述有了区别。侯虹斌的眼睛和言辞像刀片一样犀利,她没有打算逃避。也许,直面生活中的难堪和疼痛,就是她写作的目的。
——张翎(作家,电影《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说《余震》作者)
在专注剖析女性议题的侯虹斌笔下,两个女人的交换人生跌宕起伏,生动可读,不但折射新鲜热辣的时代进程,更展示出女性解放丰富的可能性。
——纪静蓉(编剧,电视剧《凡人歌》原著小说《我不是废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