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篇短作。叙事简洁,风格多样化,可读性强。《隐者考》呈现的是个人的存在经验与现代性的尖锐对抗,凸显知识分子对科技发展的隐忧和使命感。《誓言》探讨的是当下婚姻家庭中面临的情感困境与亲子关系。《情人心态》揭示了未婚女性在爱情与事业的选择上所面对的矛盾与冲突。《黎明之刃》与《寻仇者与逃犯》掀开的则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那些隐在情感倾向与现象的一角,尤其对小人物的命运与底层生活经验做出了的深刻而冷静的描绘。
寻仇者与逃犯
寻仇者一直在寻找逃犯。
逃犯杀掉寻仇者的弟弟,是因为一张彩票。逃犯与寻仇者的弟弟是好朋友。他们在一条街上出生,一起长大,又在一个班上读书,一起毕业。然后,他们就进了同一间工厂当工人。
他们都喜欢买彩票。一年以来,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街头那家彩票促销点。那是一个用木板搭起的棚子,上面盖着一层遮挡烈日与阴雨的石棉瓦。棚子的身上刷着漂亮的白漆,远远地望去,显得小巧而精致。
彩票点除了卖彩票外,还卖些当日的报纸和市面上流行的书刊。彩票点的生意很好,每天都有人来这里买彩票。即使不买彩票,人们也愿意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看看当期彩票的开奖信息。小街上有个修鞋的鞋匠,就曾经在这个彩票点买彩票后中了个大奖,奖金整整一百万元。听买彩票的说这还只是个二等奖,如果中到一等奖或特等奖,最高则有整整五百万元。
鞋匠中奖的消息传开后,小街就轰动了。彩票点一下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兴旺起来,彩票的日销售量一下比过去翻了两三番。
人们一边买彩票,一边谈论鞋匠中奖的消息,每一个买彩票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有鞋匠那样的运气,甚至有比鞋匠更好的运气,因为鞋匠中的只是一个二等奖。二等奖上面还有一等奖或特等奖。
鞋匠中奖后就再没有修过鞋了。鞋匠在小街上开了一家洗脚店。鞋匠和人们打交道的地方还是脚。鞋匠只忠于人们的脚。但是,鞋匠的洗脚店开张后不到一个星期,鞋匠就被人杀了,据说是劫财。一百万元算不上一个大数目,但在小城里还是一笔大财,况且它又是一笔现了眼的财。现眼的财就很容易让人起歹心。
无疑,鞋匠的杀身之祸是彩票带来的。
于是,人们又有了新的议论。人们说,这彩票中了奖,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得悄悄去彩票公司把奖领回来!人们又说,奖金一领回来,就应先搁到银行里去,千万不能露财!人们还说,即使中了奖也不能走漏风声,该干嘛还得干嘛。鞋匠中奖后,如果不让人知道,领了奖金后,如果不开洗脚房,而是继续修鞋,兴许就不会被人杀掉了。
但是,人们买彩票的热情并没有因为鞋匠的被杀,而有所减弱。相反,人们变得更稳重了,也更低调了。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即使中了奖,也绝不会让人知道。不让人知道,即使中了奖,也不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买彩票的人,在不买彩票的人眼里就多了某种神秘性。
买彩票的人,在买彩票的人眼里,也有了某种神秘性。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在某次购买中得过奖。这其间最高兴的当然要数卖彩票的。人们的猜疑只会增加她每天的销售额,她卖得越多,得到的提成就越多。
买的人把一串自认为充满玄机的号码写上,卖的人就把那些号码输到电脑里,一会儿,带着一串电脑票号的彩票就送到了买的人手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每个人都在默契中遵守着这种心照不宣的惯例。
寻仇者的弟弟就是这些彩迷中的一员——他现在已经是一名死者,在此,我们姑且就称他为死者。
死者和逃犯都是彩民。确切地说,死者比逃犯更像一位忠实的彩民;因为他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买三注单张彩票,风雨无阻。
对死者而言,三注是一个好兆头。一注彩票两块钱,三注彩票六块钱,一个月他只买九十注,也就是一百八十块钱。若哪天因为什么原因漏买了,他下一次就会补回来,一次买六注(十二元)或者九注(十八元)。每月九十注,一百八十块,绝不多买,也不少买。
在死者看来,三、六、九、十二、十八、九十、一百八十这些都是好数字。因此,他选号时,也只在这几个数字中进行挑选和组合。在这些组合来组合去的数字中有一个是永远不变的,那是他为自己养的一个幸运号。他认为这些号码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把它养“家”了,它就会像你养的一条狗一样报答自己的主人。
而逃犯却没有死者这么多讲究。逃犯虽然也热爱买彩票,但绝不会像死者这样每天固定地买。简单地说,他是想买时才买,买多买少也全看当时的心情。他也不是天天都买,一个月有时买几十块钱的,有时买好几百块钱的。他认为买彩票就像赌博,靠的就是当日当时的运气。选号时,他也不像死者那样锁定几个数字,更不会每天花两块钱专养一个号码。
总之,逃犯买彩票完全是兴之所至,全无讲究。
那天,死者和逃犯刚好在下班时同时走出厂门。作为知根知底的好朋友,他们无须任何客套,就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逃犯那天兴致很高,他就想去买彩票。他冲死者招呼道,咱去买两注?
死者心知肚明地笑笑,点点头,说,走吧。
逃犯和死者就来到了他们来过多次的地方。卖彩票的姑娘冲他们甜甜地一笑,说,哟,两位哥儿来了?说完就熟练地递给他们每人一张小纸片,说,几注?写吧!
由于经常买彩票,大家彼此都很熟了。卖彩票的姑娘冲死者说,还是要三注吧?
死者点点头,接过了姑娘递过来的小纸片,熟练地写上了那一串早已烂熟于心的号码;接下来又想了一会儿,才写上了另外两个他认为合适的号码。
逃犯则想也没想就在纸上乱写了一通,几组数字便被他随随便便地拼成了几串号码。
卖彩票的姑娘分别接了他们的小纸片,将号码一一输进电脑里。
像往常一样,死者只买了三注。姑娘把彩票从窗口递给他前,死者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元钱递进去。姑娘接过钱,说,怎么又是一百块?然后就埋头在抽屉里找了一会儿,说,今天的零钱不够了,要不你明天来给吧!姑娘跟死者已经很熟了,她当然不怕死者拖欠。
死者接过姑娘递还的一百元钱,说,也行,我明天过来时一起给你。
逃犯说,不就六块钱吗,干吗还欠着?我一起付了不就得了!
说完逃犯就递了二十元钱给姑娘,逃犯说,我五注,他三注,你找我四块就行了。姑娘笑着接过了逃犯手里的钱。正在这时,死者的手机惊雷一样响起来,把姑娘和逃犯都惊了一跳。逃犯笑骂道,什么破玩意儿?还不换个带和弦的。
死者听完手机后,脸色就变了。仅仅只有几秒钟,他就挂断了手机,他说,我得去一趟医院,我妈出事儿了!话还没说完人就已经跑开了。
逃犯在后面大叫,彩票!
死者说,你先拿着!死者没有回头,但跑得更快了。
逃犯只好拿了找钱和两个人一起买的彩票回家了。
死者接到的电话是他的哥哥打来的。可想而知,死者的哥哥就是前面提到的寻仇者。寻仇者在电话中焦急地告诉弟弟,他们的母亲被一辆摩托车撞伤了,正在医院抢救,叫弟弟马上赶往县医院。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寻仇者和死者是一对感情亲密的兄弟,他们的父亲早逝,是母亲守寡带大了他们兄弟;所以他们从小就非常懂事,非常珍惜自己的家庭和亲情。这样的特殊家庭,往往有着比一般家庭更强的凝聚力。
那天,当死者赶到医院时,他们的母亲已昏迷过去。他们的母亲不幸头部受了重伤,由于小城医院的设备和医术都很有限,医院建议他们立即将病人送往市里的大医院。然而,他们的母亲最后还是因为抢救无效死亡了。
肇事的摩托车司机没有逃逸,但他也没有经济赔偿能力。交警在处理这起事件时,鉴于摩托车司机肇事后态度良好,能主动将伤者送往医院,加上小城交通混乱,伤者又是突然从小巷里钻出并横穿马路的,责任不全在肇事方,所以责成肇事者赔偿死者家属三万元。
失去母亲的打击,使兄弟俩很长时间都陷入一种悲痛的情绪中。兄弟俩齐心协力地办完了母亲的后事,才各就各位,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这段时间,死者没有想过彩票的问题,更没有意识到,他的命运已经与一张被他忽略的彩票发生了联系。
母亲去世前后十天,死者都没有去买彩票。他甚至也忘了母亲出事的当天,他和逃犯一起买过的那三张彩票。当他又一次来到彩票点时,那个卖彩票的姑娘热情地看着他,姑娘说,好久不见你了,去哪里发财了?
死者不快地瞪了一眼姑娘。死者说,给我打九注。
姑娘奇怪地看一眼死者,不明白自己弄痛了对方哪根筋,只好乖乖地递给他一张纸,姑娘说,写号吧!
死者写完号交给姑娘。九注彩票中,死者依然最先写了那个他养了一年多的号。
姑娘收了钱,就将号码打给了他。死者接过彩票,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贴在墙上的上一期的开奖号码。这时,死者突然想到了母亲出事的那天,他和逃犯一起来买的那三张彩票。
死者问姑娘,你能帮我查查前两期开奖的号码吗?
姑娘说,你等等。于是姑娘就拿出了登有前两期开奖号码的报纸。当死者看到报纸上一等奖的那一串号码时,他的心猛烈地狂跳起来——由于血液往心脏的骤然涌流,以至他的大脑出现了短时的空白。之后,他的意识才回来,与此同时,他的嘴里发出了一声痛苦的低吟:天啊……姑娘再次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终于没敢再乱问。姑娘想,小伙子一定是买了与上面的特等奖或者一等奖相错一位的号码。这样痛不欲生的叹息她已经司空见惯了。
死者离开彩票点时,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去找逃犯。他必须立即见到逃犯,找他要回那三张彩票!死者一边疾走,一边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他想起了那天买彩票的情景。当时他身上没有零钱,是逃犯帮他付了六块钱。如果不是因为逃犯帮他付了这六块钱,而他又刚好在当时接到了哥哥那个要命的电话,那张彩票现在就不会留在逃犯手中而是在他兜里了!
现在,那张彩票已不是一张彩票,它是五百万块钱,是他一辈子也无法挣到的五百万块钱!
死者在紧张与懊悔中疾走着。他恨不能一把就揪住逃犯,一把抢过那张本该属于他的彩票!
死者的脚步更快了,死者跑了起来,死者的脚下生起一股流动的冷风。
死者一边跑一边不无害怕地想着那张彩票,那张可能已经被逃犯变现的彩票。开奖的日期早就过去一个星期了,逃犯还会傻傻地把那张彩票留在手中等他去拿吗?想到这一点,死者的冷汗冒了出来,死者的全身都在冒冷汗。死者突然想起,他已经多日不见逃犯了,自从他的母亲出事后,他就再没见过逃犯。母亲下葬的那天,他的好多同事都来了,可是与他最要好的逃犯却没有来。
想到这里,死者几乎要哭了,不好的预感跟随着他,他感觉这一路的奔跑,不是在向着一个希望,而是在向着一次毁灭、一次死亡。
死者的预感是正确的,逃犯的确已将那五百万奖金悄悄领走。
逃犯跑着去领奖的那天,正是死者的母亲离开人世的日子。
逃犯在去领取奖金的路上,不无庆幸地想,幸亏那天他买彩票时叫上了死者,幸亏那天死者身上没有带零钱,幸亏那天死者在关键时刻接了一个关键电话;否则,这五百万就将不是他而是死者来领取了!五百万哪,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难以置信的巨额财富!
想到这里,逃犯几乎要哭了,美好的预感跟随着他,他感觉这一路的奔跑,不是在向着一个幻想,而是在向着一次蜕变、一次新生。
死者找到逃犯时,逃犯正躲在家里看电视。死者在路上就想好了,如果逃犯不肯把彩票给他,或者逃犯已将钱领走,那么,他就只向逃犯提出分享这笔奖金的一半。死者想,无论如何,在拿到这一半奖金之前,他都不能将消息声张出去;否则,他不仅可能得不到一分钱,逃犯也可能会像鞋匠一样被人杀掉。
尽管预感很坏,但死者还是怀着侥幸想,他们是二十年的朋友,逃犯总不至于将这么大一笔钱独吞吧?死者甚至想,如果逃犯坚持要独吞这笔钱,他就威胁说要把他领了奖金的消息声张出去,让那些做梦都想发财的歹人知道。那样,歹人们就一定会想办法要他的命。
隐者考 ……………………………………………………… 001
誓 言 ……………………………………………………… 052
情人心态 …………………………………………………… 095
金 臀 ……………………………………………………… 111
颤动的日光 ………………………………………………… 139
隐 秘 ……………………………………………………… 157
回 望 ……………………………………………………… 195
李小山被杀事件 …………………………………………… 221
寻仇者与逃犯 ……………………………………………… 240
守桥人 ……………………………………………………… 260
黎明之刃 …………………………………………………… 282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