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最后的阵地(新时代新作品当代文学名家中短篇小说集)
0.00     定价 ¥ 5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2287992
  • 作      者:
    石钟山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作者石钟山新近创作的六部军旅小说:《最后的阵地》《一诺》《八一学校》《李庄呼叫黄河》《后来》《上海往事》。其中既有描写父辈峥嵘岁月的回忆,又有军营大院军二代们的成长故事。 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那些经历过硝烟战火的老军人的晚年生活,他们的所思所想,还有他们新发生的故事,都在这些小说中有所呈现。
展开
作者简介
石钟山,1964年生人,当代著名作家、编剧。
1984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白雪家园》《大院子女》等文学作品,500余万字。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国旗手》获《小说月报》第八届百花奖。出版有中文版《石钟山小说集》等,部分内容被翻译成英、法等国文字。
根据他创作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观众,成为热播电视剧。
展开
内容介绍
本小说集是作者新近创作的六部中篇小说。全部是军旅小说,有干休所的老军人,他们的回忆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为一次战役的得失而喋喋不休地争论。也有为了一句对战友的承诺而终身对战友的遗孀不离不弃,他们坚守着初始的承诺和信仰,履行着铮铮誓言。战友之间的生死情,友情,爱情盛开在他们的记忆里,也让他们的心再次年轻。军号声声,歌声阵阵,作者把我们又一次带进了那个纯净,有信仰,有温度的年代,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血与火的洗礼。
展开
精彩书摘
最后的阵地

“咣当”一声,先是一颗炮弹落在阵地上,然后接二连三,铺天盖地的炮弹便雨点似的落下,阵地上硝烟弥漫,战火冲天。张守望从硝烟里走出来,还是年轻时的样子,身穿军装,提着冲锋枪,身上挂满了子弹袋,指着他的鼻子大声地吼道:“你的援兵为什么不来?我的阵地剩下还不到一个班的人了,你见死不救!为啥,为啥不来救我?”
每次梦到这里,李满田都会从梦里醒来,先是抹一把早就湿了的脸,再把腿放到床沿下,抖抖双腿坐起来,披上件衣服。刚才的梦境仍在眼前演绎着。他知道,再睡去是不可能了,便下床,来到窗子前,拉开窗帘的一角,望向外面。夜色正浓,邻家的灯火暗着,窗外院内几盏路灯,星星点点地亮着。
李满田觉得胸闷,还有满腔的委屈,他要找人诉说。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李满田隔三岔五地就会做上一次这样的梦,梦的情景也大体相同,阵地、炮火、张守望那张求救的脸,还有他粗声粗气地发泄着不满的样子。每次从梦里醒来,李满田便再也睡不着了,魂不守舍地熬到天亮,确切地说,天刚蒙蒙亮,他便穿戴整齐地出门了,来到干休所那座凉亭下。
干休所有两座凉亭,一座在东南角,一座在西北角。西北角的凉亭是李满田和老邢、老徐常聚会的地方。天一亮,他们就聚在一起,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握起拳头做出跑步的样子,不论做什么,只是个姿态而已。太极拳是打不到位的,跑步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八十多岁的人了,人生就像皮影戏似的,一切都恍如隔世,不仅动作慢了下来,看什么都隔了一层毛玻璃似的,影影绰绰,若有若无。
李满田来到凉亭下,天空微微地泛着白,他霜打了似的立在那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哭却没有泪,就那么憋屈着,似乎又沉浸在梦境里,张守望粗门大嗓的喊叫仍在他耳畔回响着:“你为什么见死不救?我的阵地丢了,哪怕你带来一兵一卒,我还能坚持两小时……”这似真似幻的喊叫,又让他落泪了,泪水冰冷潮湿地顺着脸颊流下来。
先是老邢走过来,老邢拄着手杖,人没到,手杖声音便“笃笃”地传过来。然后是老徐,一边拍手一边踱过来。三个老朋友便在凉亭下聚齐了。他们的开篇往往是这样的:那啥,昨天晚上睡得都咋样?老邢总是这么开场。
老徐说:“还行吧,睡着了三四个小时,尿憋醒了,后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放在以往,李满田也会搭讪一句:管他三小时四小时,能睁眼下床,就还都活着。
然后,三个加起来快三百岁的老人会干干地笑一笑,迎着东方即将初升的太阳,做出运动的姿态,度过他们通俗又平常的一天。
这次是李满田打破了这种约定俗成的模式,他扯了老邢,又拉了老徐,让二人坐在凉亭的石凳上,握住他们的手说:“张守望在汉江丢了阵地,你们说这事怪我吗?”
老邢一脸错愕地甩开李满田的手道:“你怎么又来了,还有完没完!”
老徐也拂了拂手说:“老李呀,你该放下了,别揪住那点事不放。”
李满田真心实意地感到委屈了,他立在那里,突然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委屈得像个孩子似的说:“是我揪住不放了吗,你们怎么都这么认为?那是张守望揪住不放。这些日子,他天天在梦里找我,指着鼻子冲我喊,他把阵地丢了,是因为我没有支援他,怪我一兵一卒也没派。呀,你们评评理,他在汉江丢了阵地,怎么怪到我头上了?”
提起张守望,老邢和老徐都沉默了,心里漾过悲伤的涟漪,两人大眼瞪小眼地望着站在中间的李满田。
李满田的委屈似乎才刚开了个头,他诉说着:“大半辈子了,活着时说,死了之后还说,他干吗就和我纠缠不清呀?他丢了阵地,怎么就怪到我头上了?”
半年前,这个凉亭下,除了他们三个人,还有张守望。张守望的身子骨似乎比他们仨都硬朗,除了耳朵有些背。张守望耳背,从年轻时就这样,那是在汉江阻击战时,被美国人的炮弹炸聋的,那会儿他才三十出头。从那以后,他说话的声音陡然高了八度,几乎是扯着嗓子喊,以为别人都听不见。就在半年前的一个早晨,张守望把两只拳头握在腰间,做出跑步的姿势,没比画几下,就坐到石凳上,说胸口闷。几个人都八十多岁了,不是大小伙子了,这里疼,那里不舒服,成了家常便饭。起初,谁也没太把张守望的话当回事,不舒服就歇歇,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歇一歇,把气喘匀了,就好了。然而这次却不一样,张守望不仅捂了胸口,脸色变得苍白,还倚在栏杆上,口吐白沫。张守望这样子着实把三个人吓坏了,正巧赶上张守望的女婿郭家华去上班,路过此地。三人忙把郭家华叫过来,郭家华毕竟年轻,见识也多,查看了岳父张守望的脉搏,又翻了眼皮看后冲三人说:“我爸怕是心梗了。”说着便把岳父平放在地上,一边打电话叫救护车,一边通知张彩云。张彩云是张守望的女儿,张守望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牺牲了,女儿成家后一开始住在外面,后来见父亲岁数大了,便搬到干休所和父母住在了一起。养儿防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张守望特别疼爱小女儿张
展开
目录
最后的阵地
一诺
八一学校
李庄呼叫黄河
后来
上海往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