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青歌
0.00     定价 ¥ 9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1329675
  • 作      者:
    郑勐
  • 出 版 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青歌》描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几个工科专业的中专毕业生的事业、生活、爱情,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叫屈,有的只是不断地奋斗、不断地拼搏。用这本书纪念那个时代,纪念那些被人们称作“青收”的中专生。 《青歌》这部小说不仅写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生的工厂生活,重要的是,还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
展开
作者简介
郑勐,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碑林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教于西安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作期间,主编教材两部,发表论文三十多篇,申请专利十多项,三次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先后在《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十多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顺阳河》。
展开
内容介绍
《青歌》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以张仁俊为代表的中专生群体在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境遇。他们对生活充满热切期待,对知识热切渴求,事业上积极进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他们的生活、工作、感情等各方面的际遇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也曾在大环境中遭遇工作危机、生活困顿,但他们历经坎坷不颓废,在创业的路上顽强拼搏,续写辉煌,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热爱生活、热爱工厂、勤奋工作、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
展开
精彩书评
郑勐的长篇小说《青歌
》,选择了一个颇为稀见的
题材,记述20世纪80年代
前后初中专生群体的生活,
以写实的笔调,再现了一个
生机勃勃的充满激情和理想
的时代。作品的基调是昂扬
向上、积极奋发的。他以人
物的性格逻辑,阐发了爱情
和友谊,表达了生命的价值
所在。于是,读者会在他的
笔下感受到阳光般的明媚,
体验到充盈有趣的人生意义
。他阻隔了人性黑暗里那种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以纯
美清朗的心境看待世界,成
就了独属于他的风格。作品
纯粹化的表达重拾生命的尊
严与意义。
——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 仵

作家郑勐的小说《青歌
》,通过描写20世纪八九十
年代初中专毕业生的工作、
生活和爱情经历,全景式再
现了当时工厂技术人员的生
活状态,并塑造了张仁俊、
李洁羽、李云鹏、王天涛、
赵明辉等丰满的人物形象。
书中既歌颂了改革开放后的
一代人意气风发的昂扬斗志
,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
的紧密关联;书中不仅描写
了工厂,还写到了农村、学
校、医院等多元化场景,多
角度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著名评论家、西北大
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鹏
展开
精彩书摘
张仁俊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在一九八〇年七月十六日,那天他接到了初中专学校录取通知书。
此前,他也有过不少次让其他同学及其家长羡慕、嫉妒的表现,例如,获得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拿全公社中学生运动会的长跑冠军,领全公社初中作文大赛第一名的奖状,参加县里举办的初中数学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但都没有像这一天让他这么激动,因为他终于跳出了“农门”,摆脱像父辈一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成了一个吃商品粮的公家人。这是他咬紧牙关、为之奋斗了几年的目标。相对于参加数学竞赛、作文竞赛获得的荣誉及其他奖励,考上中专走出这山沟沟,才能最根本、最彻底地改变命运。
那时候的他,并没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和抱负,虽然在作文中经常写着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和力量,但四个现代化在他还不成熟的思想里,仅仅是个概念,而改变一天三顿洋芋苞谷糁的生活和出门就爬坡的生存环境,倒是实实在在的理想。
他的第二个高光时刻则是现在。工厂来了一辆车,专门接他去单位报到,离第一个高光时刻刚好过了四年。
他是被西京特种油泵厂的一辆绿色帆布棚吉普车从学校接到工厂的,车上还装着他的书籍、行李等。这是他第一次坐小车,而且是当着那么多同学和老师的面,同学羡慕的眼神,让他很是自豪和得意。
今天,大部分同学都将离开学校,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昨天晚上,他们班的同学在一起开了最后一次班会,说是班会,其实就是一场集体告别会。无论对分配满意的同学,还是对分配不满意的同学,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同时也表达着难以割舍的同学情,有的甚至边说边哭。是啊,他们在十五六岁的年纪,从四面八方聚在这里,一起生活、学习了四年,那种融在骨子里的情谊,怎么能够忘记?班长一看大家说着说着都掉了眼泪,提议大家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场告别会在“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美好希望中散场。
散场后,张仁俊和王天涛、李云鹏还有赵明辉四个人,相约来到操场边乘凉聊天。在班上,他们的关系最好,学习成绩都不差,被同学们称为“四大才子”。他们都分在了西京市,要见面还是很容易的,没有必要搞得和恋人分别似的哭哭啼啼。
在校四年,他们不知道在这里相聚了多少次,有时候讨论课程问题,有时候讨论理想抱负,有时候也说说八卦。比如哪道考试题如何解,哪个课外兴趣小组明天有活动,谁又和谁谈恋爱了,等等。总之,他们无所不谈。昨晚是他们最后一次在学校操场相聚,谈的自然是今后的打算。知道明天工厂的车专门来接张仁俊,王天涛说:“就你小子有面子,单位还派车来接你。我长这么大,还没坐过小车呢。等你安排好了,我们几个相约去你那看看,不过你可要管饭。”
赵明辉说:“是啊,单位能派车来接你,这不光有面子,更重要的是单位重视。”
李云鹏说:“单位重视了才有机会施展才能。你小子运气真好,好好干,哥们儿等你成为技术大拿的好消息。”
此刻,张仁俊坐在特种油泵厂的会议室里,回想着昨天他们说的话,听着厂长高大山正在给两个副厂长和技术科科长以及厂办主任热情地做介绍:“这是张仁俊,我们厂今年才分配来的中专生,也是西京仪器工业学校的高才生。我们向市上申请了两年,今年终于争取到一个名额。小张是我托我们白主任的爱人,在他们学校今年的毕业生里特意挑选的,上学四年总评成绩排名第一,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我们大家欢迎!”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张仁俊红着脸站起来,笑着向大家打招呼。高厂长接着说:“咱们厂虽然是一个国营单位,但工厂规模不大,一直缺少技术人员,所以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限制着我们的发展。”他转头对技术科科长潘安民说:“你亲自指导,尽快让小张熟悉生产工艺和流程,给你们一个月时间,今天是七月十五,下个月十五号开始,派小张到外省的几个工厂调研。不能再等了,我们耽搁了太多时间,技术和工艺还是十年前的水平,再不突破,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别看我们现在的产品卖得不错,那是因为现在全国的工业都在发展壮大,对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如果我们再不革新,继续吃老本,迟早是要被淘汰的。”其他几个人也都点着头表示赞同。
技术科潘科长接着说:“我对张仁俊同志的到来表示欢迎。咱们厂虽然小,但是产品独门,像高厂长说的那样,目前还存在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的问题。技术科虽然叫科,目前也只有我一个人在岗,希望小张的到来,能改变我们科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的现状,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有所突破。”他转身又对张仁俊说:“今天你先安顿好,明天开始我带你对工厂的每一个环节做详细的了解。”P1-4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踏进工厂
第二章 第一道线
第三章 技术问题
第四章 两朵红花
第五章 漂亮女友
第六章 四大才子
第七章 变废为宝
第八章 家长心思
第九章 夜大之路
第十章 爱意绵绵
第十一章 寤寐思服
第十二章 冬日恋歌
第十三章 攻关小组
第十四章 出差西宁
第十五章 恋爱经验
第十六章 集体婚礼
第十七章 下岗分流
第十八章 生活巨变
第十九章 风雨人生
第二十章 打工生涯
第二十一章 陷入窘境
第二十二章 重新开始
第二十三章 模具公司
第二十四章 有爱呵护
第二十五章 左手右手
第二十六章 同是中专
第二十七章 购买新房
第二十八章 经营公司
第二十九章 人生无常
第三十章 岁月如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