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自营包邮】悉达多:流浪者之歌 小说
0.00     定价 ¥ 5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9875761
  • 作      者:
    [德]赫尔曼·黑塞
  • 译      者:
    徐进夫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28
收藏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赫尔曼·黑塞代表作

★献给活在充满不确定性中的我们:人这一生只应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写给陷入迷茫与重复日常的现代人:关于觉醒、信仰与自我救赎

★著名翻译家徐进夫倾力翻译,3万字精微译注,万字解读经典

★知名设计师倾心打造全新封面,致敬经典,特别附赠两张16人格书签

★这是黑塞的东方之旅,也是我们都能找到共鸣的外国文学

★伊能静、李健、周国平、李银河、梁永安、张婧仪、孙颖莎、席瑞……他们都在读的灯塔之书

★《悉达多:流浪者之歌》这本书,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产生共鸣?
因为这本书回答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人人都关心且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人怎么才能不痛苦。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画家。1877年生于德国,1942年入籍瑞士。1946年获歌德奖,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作家”“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黑塞一生探寻自我,他的伟大作品无一不是通向内心之路的馈赠。

译者简介

徐进夫,翻译家,一生以翻译为志业,在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有许多高水平的译作问世。译有《悉达多:流浪者之歌》《玻璃球游戏》等多部经典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主人公悉达多,一位古印度贵族青年,放弃舒适生活,踏上寻找生命真谛的旅程。他聆听教义、结识名妓,还成为富商。此时的悉达多,内在与外在的享受达到巅峰,却对自己厌恶至极。终于,他抛弃世俗,来到河边,意图结束生命。在最绝望的一刻,他听到了生命之流永恒的声音,以河为师,找到真我。

本书并非佛陀的故事,而是一个普通人如何走向佛陀、超越佛陀、走向自己的故事。它深刻描绘了个人精神探索和自我寻求的过程,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以诗意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在有限生命中追求无限和永恒的普遍主题。


展开
精彩书评

黑塞的书就像暴风雨之夜的灯塔之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因为黑塞我喜爱上一种独白式的文体,像日记,也像书信;像孤独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黑塞的文学可能影响了一代的青年走向追寻自然、流浪、孤独,追寻自我的觉醒。                                                        

——蒋勋

 

开始读黑塞的《悉达多》,这书了不得,给人一种焚香沐浴才能拜读的感觉。写的毕竟是关于人生悟道的事情,大有禅意。一个德国人来写禅,真是令人惊异。据说西方大学生是人手一册的,到了这个程度,不读简直就是罪过了。

——李银河

 

他(悉达多)象征那些寻求真理的人——那些寻求自我之真理的人。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

——保罗·科埃略

这部经典之作将带你走上一段精神之旅,一段恰若悉达多佛祖自身经历的精神之旅。

——丹泽尔·华盛顿

《悉达多》对于我时一剂远胜《新约全书》的治病良方……自从上过《道德经》这一课后,再也没有任何课程给予我如此丰富的意义了。

——亨利·米勒

《悉达多》所说的智慧意味着极乐,意味着超越时间的限制,不再被一时一地的得失所困扰,而达到内心永恒的安宁。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需要它,如今的我们也需要它。

——云也退


展开
精彩书摘


◎金句

1.    如果你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它就以最快的方式沉入水底。同样的,悉达多一旦有了目标也是如此。他会无为而为,他等待、思考、斋戒,只管通过人间的事物,就像石头穿过水中一样,不用庸人自扰:他只要顺应引力法则,让它自动沉落即可。他只是让他的目标吸引着他,因为他根本不容许与此目标背道而驰的东西进入他的心底。

2.    我必得犯罪,必得贪婪,必得努力追求财富,体验恶心的痛苦,陷入绝望的深渊,始能学到不再抗拒这些,始能学到爱护这个世界,始可不再将它与某种理想的世界、与某种想象的完美景象比对而观,始能一任纯真自然,不加干扰,始能爱它,始能心悦诚服地归属于它。

3.    许多人都跟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经不住几下翻转就落到了地上。只有少数的人像星星一般,循着稳妥的轨道运行,风雨影响不了他们,因为他们的本身之中自有自己的法则和轨道。

4.    我再也不要将我的心思用在神我和人世的烦恼上面了。我再也不要为了寻求废墟后面的秘密而肢解,而摧毁我自己了。我将不再研读《瑜伽吠陀经》,不再研读《阿达婆吠陀经》,不再修习苦行禁欲,不再修习任何其他教义。我要向我自己学习,做我自己的门生,我要我自己追求悉达多的秘密。

5.    我得重做一次愚人,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神我。我得沉沦,才能复活。

6.    他往往一赢千金,一输万金,输掉金钱,输掉乡村别墅,输了又赢,赢了又输。他爱这种焦虑,他爱他在赌骰子之时、在满场大注而胜败未分之际所体验到的那种可怖得令人窒息的焦虑。他不但喜爱这种感受,而且不断地去重温这种感受,去加强这种感受,去激发这种感受,因为唯有在这种感受中,他才能在他那种饱暖、平凡而又乏味的生存中体验到某种快乐,某种刺激,某种昂扬的生活。

7.    就像一个酒食过度的人痛苦地大吐一阵而后感到轻快一样,这个心不安宁的人也想痛呕一阵,使他自己彻底摆脱这些可憎的享受而自此种毫无意义的习惯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8.    没有任何高尚的目标,没有任何成就的渴望,没有任何超越的提升,只是满足于小小的享乐而从未得到真正的满足!这些年来,他在不知不觉中努力并渴望变得跟所有的那些人完全一样,变得跟这些孩童一般,而结果是使他的生活过得比他们更为可悲,更为贫乏,因为他们的目的跟他的不一样,他们的烦恼也跟他的不同。对他而言,渴慕斯华美等人所有的这整个世界,只不过是让人观赏的一种游戏,一场舞蹈,一出闹剧而已。

9.    他离开这一切,就是为了要做一个渴慕斯华美(富商)么?

10.   他觉得他似乎已以一种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方式虚度了他的生命:他没有留下来一样重要的东西,没有留下任何宝贵或有价值的东西。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就如一个沉了船的水手站在汪洋大海的边缘上一般。

11.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欠完善,也不是沿着一条漫长的途径在慢慢地向着完美的目标演进。事实并非如此,这个世界时时刻刻莫不完美;每一种罪过的里面莫不有着慈善,所有的幼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的婴儿身上都背负着死亡,所有的垂死之人都有着永恒的生命。在生命之道上,一个人无法看到另一个人走了多远;佛陀就在强盗和赌徒的心里;土匪就在婆罗门的心中。在甚深禅定之中,不但可以打破时间的观念,而且可以同时澈见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时的一切,而在这种境界之中,一切莫不皆善,一切莫不完美,一切都是清净的梵。因此,在我看来,一切无有不善——生固善,死亦善;圣固善,凡亦善;智固善,愚亦善——一切平等,无有高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