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渔人故事集
0.00     定价 ¥ 49.8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058255
  • 作      者:
    於可训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於可训,1947年出生,湖北黄梅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著有《於可训文集》(10卷),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乡野传奇集》《才女夏娲》《鱼庐记》《祝先生的爱情》等,现居武汉。


展开
内容介绍

《渔人故事集》中所收录的故事,都发生在长江北岸的水乡,有天性活泼好动、在梦境中与水族交好的少年人,有通过开设公共鱼庐实现“天下大同”之理想的中年人,还有心怀壮志进京贩龟谋官职的读书人……他们面孔各异、傍水而生,却不约而同地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与道德,并表现了他们面对命运时那种一脉相承的坚韧与柔情,充满生命的元气和自然的湿润。


展开
精彩书摘

龟 箴(样章)

 

我出生的时候,已不时兴用龟甲占卜,占卜大都改用蓍草,蓍草易得,处理起来也方便。不过,龟在人的心目中,还是个灵物,不用龟甲占卜了,喜欢龟的人还是不少,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有的把龟当观赏把玩之物,有的把龟当馈赠酬谢的礼品,有的把龟供养在家里,图个吉祥,也有的让龟学会几样本领,像猴子那样,送到街头表演,有这些喜欢龟的人养龟,养龟就成了一种风气。

我出生的地方蔡山有一户人家,世代养龟,这家人养龟,不是当玩物,不是当礼品,也不是图吉祥或送到街头卖艺,而是养起来卖给这些把龟当玩物、当礼品、图吉祥、当猴耍的人。

这家人靠养龟吃饭,龟是他们的衣食之源。这家人的祖上,原本是朝廷的贡户,当年朝廷占卜用的龟甲,都是由蔡山进贡的,虽说这都是千八百年前的事,蔡山人说起来,还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蔡山只贡活龟,从活龟身上取占卜用的甲板,是卜师的事,与贡龟的人无关,贡户从蔡山附近的江水中捕到贡龟,由官府押送,从长江北岸进入后河,由后河进后山,由后山入中原,而后送往中原或西部的都城。

我出生以后,不贡龟了,进京卖龟的路线还是这样走。

那时候的长江,还在彭蠡泽中,和彭蠡泽的水连成一片,后来彭蠡泽慢慢缩小,跟江水分开了,长江才成了我现在看到的样子。

我见到蔡山的时候,蔡山已是江中的一座孤岛,这家人就住在这座孤岛上。

虽说蔡山一带盛产大龟,但要捕到一只上色的贡龟,并不容易,朝廷对贡龟的要求很严,大小、颜色、年时、品相,都有具体的规定,纳贡的时候,要一一验明,稍有不符,便原龟退回,管贡龟的地方官员还要受到责罚,所以蔡山的贡户都不敢怠慢。日子久了,蔡山的贡户都练就了一套识龟捕龟的绝活,有的还编成了龟经,传给后代子孙,等到不用龟甲占卜,不向朝廷贡龟,只靠养龟卖钱了,这套传了千八百年的绝活,就成了这些贡户养命的本钱。

我说的这户人家姓梅,男的叫梅老五,女的梅张氏,没有子嗣,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唤玉姣。玉姣从小就跟她爹在江上打鱼捕龟,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七八岁时就敢在风浪里出没,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梅老五把祖传识龟的本领,悉数传授给玉姣,玉姣就成了她爹在江上捕龟的得力助手。

在江上捕龟不像撒网捕鱼,一网下去,捞到便是。捕龟有很多讲究,就算不是占卜用龟,也讲究个成色品相,成色不好,品相不佳的,卖不出好价钱。挑选成色好品相佳的上色龟,就靠玉姣这样的少年,下网之前,先把像玉姣这样水性好的少年从船上用网绳放到水下,让他们跟踪龟群,寻找成色好品相佳的上龟,找到了一只,便拉动网绳,让船上的人下网,船上的人兜头一网,便连人带龟都拉了上来。

这天上午,玉姣像平时一样,口衔芦管,腰系龟食袋沉到水下,在江水中四处搜寻。

日光照着昏黄的江水,像船舱里点亮一盏油灯,暧昧不明,龟食袋里炒熟的麸皮发出诱人的香气,从袋口撒出去的麸皮碎粒,散落在江水中,像游动的虾虫。

龟食的诱惑很快便吸引了一些游龟,游到了玉姣附近。玉姣不动声色地像一条游鱼一样围着这些游龟转动,时而在上,时而在下,时而在左,时而在右,时而在前,时而在后,在上观其背甲,在下观其腹甲,左右观其甲桥,前后观其头尾,看了半天,竟没有一只中意的,就想浮出水面歇息片刻。

正在这时,玉姣突然眼前一亮,发现前方有只龟正朝她游来。等游近了再上下左右仔细一看,只见这只龟振头曳尾,四肢伸展,顶盖如伞,腹平如镜,背色青黛,底板橙黄,知道是一只好龟,就随手拉了一下网绳,只听得耳边哗哗一阵水响,眨眼工夫,自己就和这只龟一起进了船舱。

捕到了一只上色好龟,玉姣的爹娘自是欢喜不禁,就叫玉姣换衣裳吃饭,玉姣就到后舱去换衣裳。

玉姣家的船不大,前舱摆个缸灶,生火做饭,饭熟了端到甲板上去吃,伸手的事,方便,也敞亮。

中舱宽大一点,中间搁个矮桌,供玉姣的爹娘平时做些补网之类的杂活,夜晚撤了就是睡觉的地方。

后舱短窄一些,就成了玉姣睡觉更衣的闺房。

这天中午,玉姣正换衣裳,忽然听见隔壁船上传来读书的声音,那声音很好听,拖腔拖调的,忽高忽低,时短时长,像唱歌一样,玉姣禁不住在船舱口听了片刻,又探头朝隔壁船上望了一眼,只见一个穿袍衫戴幞巾的影子一闪,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玉姣没上过学,村里请了个私塾先生,教族中的子弟读书。玉姣家里穷,又是个女孩,上不了学,有时候就在私塾外的窗户边旁听,听多了,才知道读书跟说话不同,跟唱歌一样。

蔡山脚下是个野码头,什么地方都能靠船,什么船都能靠,有打鱼的,有捕龟的,有经商的,有过路的,也有歇脚避风的,横七竖八,挤挤攘攘,多的时候,密挨密,像村里人家的茅草房一样。

玉姣见两船挨得太近,就把船篷口挂的一件破衣裳拉了一下,挡住隔壁船上的视线,顺手解开了腰上系的龟食袋。正在这时,玉姣突然听到叭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龟食袋里掉了下来。

龟食袋是一个漏斗形的布袋,里面装着炒熟的麸皮,下水时系在腰上,麸皮从漏斗嘴上的小孔里慢慢撒出来,馋嘴的乌龟吃得了麸皮,却进不了布袋。

玉姣这天下水的时候,我就盯上了她的龟食袋,时不时上去咬一口,咬着咬着,竟把龟食袋的漏斗嘴咬开了一个大缺口。我见里面装满了喷香的麸皮,干脆一头扎进龟食袋中,躲在里面吃个够,直到玉姣起水的时候,还没有出来。

玉姣见有东西从龟食袋里掉了下来,就伸手去捡,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只小青龟,就笑了笑说,小馋嘴,难怪人说,好吃佬,喂不饱,这大一袋龟食,你还想独吞,说着,便把我丢到一个瓦盆里,换好衣裳,去甲板上吃饭。

我就这样到了玉姣身边。

我到玉姣家以后,玉姣和她爹娘都叫我小青龟,她爹给那天捕到的那只龟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镶玉。

我见过金镶玉,我从蛋壳里爬出来的时候,金镶玉正在旁边的窝里下蛋,我从她面前爬过去,她瞪着眼睛看着我,直到我离开了山边的沙地,爬到了江水边,她还在忙着给她刚下的蛋盖上沙土。我俩起先同住在一个水缸里,玉姣的爹说要给我俩换换肠胃,以前吃野食,往后喂家食,不换个肠胃受不了。开头几天,不给我俩吃的,让我俩清空肠胃,后来就天天给我俩喂麸皮,吃了几天,肚子便胀鼓鼓的,在水缸里不停地放屁,水缸面上翻着豆大的泡沫,船舱里到处都是一股带着腥臊味的臭气。

几天后,玉姣就把我从水缸里捉出来,放到一个小竹笼里,挂在腰上,走到哪带到哪,金镶玉还留在原先的水缸里,说是要养毛色,等养得油光水亮,真像黄金底座上镶着一块碧玉,才拿去卖。

乌龟身上又不长毛,不知道玉姣的爹为什么要说养毛色。

…………


展开
目录

目  录

 

龟 话 001

龟 箴 019

龟 证 046

元 贞 074

归 渔 078

精 古 082

生 人 086

追 鱼 089

国 旗 095

鞠 保 102

决 堤 110

金 鲤 118

鱼庐记 144

少年行 209

男孩胜利漂流记 245

鱼得水变身记 2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