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一词属于外来词汇,是20世纪初留德博士萧友梅先生从德语“Kunstlied”一词翻译而来的。“Lied”是德语歌曲的总称,指的是将现有德语诗歌谱写成歌曲,通常是钢琴伴奏的独唱歌曲。德国版的音乐大百科《古今乐典》将“Lied”一词细分为三大类:Volkslied(民歌)、Kirchenlied(教堂歌曲)以及Kunstlied(艺术歌曲)。因此,德语中“Kunstlied”一词是艺术歌曲的原词。此外,德语中“Kunst”是个名词,除了有“本领”和“技能”的含义外,还可以作为“人工制品”的前缀。从这一角度上来看,艺术歌曲的本质不在于其艺术性,而在于人工的或加工制作的属性。艺术歌曲在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等的影响后,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气质。
艺术歌曲是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并协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根据伴奏类型和体裁结构,艺术歌曲可以进一步分为广义艺术歌曲和狭义艺术歌曲。
广义艺术歌曲是由诗歌、曲调、伴奏相结合,以技法考究、结构精致、意蕴丰富为主要特征;而狭义艺术歌曲,即西方传统艺术歌曲。《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艺术歌曲”的定义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 ,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进一步解释为:“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