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类认知和脑的可塑性(精)/21世纪心理科学新探索出版工程
0.00     定价 ¥ 4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2293122
  • 作      者:
    毕泰勇,方方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一个更为重要?我们是应该注重先天的培养,还是人们在后天环境中的学习和训练?其实后天的训练是可以深刻改变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运动的,而人脑的可塑性正是促成这种改变的物质基础。本书一把开启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神秘大门的钥匙,无论是对脑科学感兴趣的初学者,还是深耕该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汲取新知识,开启探索认知与大脑奥秘的奇妙之旅。

展开
作者简介
毕泰勇,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司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委员、贵州省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孔认知及其可塑性、情绪健康、情绪异常及其正念矫治。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SCI和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毕泰勇

理学博士,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任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司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委员、贵州省心理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面孔认知及其可塑性、情绪健康、情绪异常及其正念矫治。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和SSCI论文三十余篇、中文论文二十余篇。


方方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心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主要利用脑成像、神经调控、心理物理学、计算建模、人类遗传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认知神经机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奖励。担任Current Biology、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Fundamental Research等杂志的编委。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对人类认知和脑的探索
1.1 什么是认知?
1.2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
第2章 短期可塑性——注意的调整作用
2.1 注意在空间上是如何增强认知加工的?
2.2 注意在时间上会发生什么变化?
2.3 注意是如何调控其他认知活动的?
第3章 短期可塑性——适应及其对神经活动的调整作用
3.1 如何用神经元疲劳来解释适应现象?
3.2 适应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3 知道适应的机制有什么用?
第4章 长期可塑性——异常经验导致认知和脑的改变
4.1 视觉剥夺如何改变大脑?
4.2 听觉剥夺如何改变大脑?
4.3 孤独症会改变儿童的认知加工和大脑吗?
第5章 长期可塑性——学习和训练塑造大脑
5.1 学习如何改变视觉认知功能?
5.2 学习如何改变大脑?
5.3 学习的作用
第6章 挑战和展望
6.1 短期可塑性与长期可塑性的关系
6.2 高级认知活动与长期可塑性的关系
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