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国家安全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9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0331973
  • 作      者:
    王宏伟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应急管理、国家安全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英文版)、《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国际环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视角》等著作20多部。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以及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疾控局、民政部、公安部反恐局、北京市应急局、云南消防总队等项目10多项。担任首都国安办智库专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类高级别专家组专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国国家安全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下,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阐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汲取人类优秀安全思想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系统科学精髓三个方面,探索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政策、法治、人才与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国家安全主要领域和重点领域所面对的重大风险挑战以及有效应对之策。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国家安全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始终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驱使中国共产党人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继续奋斗。
  二战刚刚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拉开冷战对抗的序幕。1946年,美国驻苏联的外交官乔治·凯南向国内发出了一篇长篇电文,史称“乔治·凯南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布尔什维克具有一种天生的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心理,一贯敌视资本主义世界;苏联会为了追求其安全利益而推行扩张政策;美国要把苏联看作对手,进行遏制。不久,乔治·凯南又发表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提出:美国要增强自身实力,使资本主义社会充满活力,同时增加对苏联周边薄弱地区和国家的援助,鼓吹东欧国家独立,鼓励苏联内部的反对力量。如果对苏联实行10年、15年的遏制,其结果可能是苏联“一夜之间就从一个最强的国家,变为一个最弱和最可怜的国家”。后来,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与乔治·凯南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冷战时期,美苏遏制与反遏制的较量主要在欧亚大陆展开,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华东、西南等地区的匪患还没有肃清,国内外反动势力、敌特分子不断捣乱破坏,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能不能克服各种困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站稳脚跟,新中国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国际上提出三条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其中,“一边倒”就是指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当时,美国在中国周边大肆进行军事部署,推行“战争边缘政策”,扼杀新中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1954年,毛泽东对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美国“把防线摆在南朝鲜、台湾、印度支那,这些地方离美国那么远,离我们倒很近。这使得我们很难睡稳觉”①。“一边倒”的战略选择旨在联苏抗美。
  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欧亚大陆东、南两个方向对中国构建新月形包围圈,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腰上和脚上插上三把尖刀。头上的尖刀插在朝鲜,腰上的尖刀插在台湾,脚上的尖刀插在越南②。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意图以朝鲜为跳板,把战火引到欧亚大陆。新生的中国政权深知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道理,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将美韩军队赶回北纬38度线以南。
  1954年,美国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游弋在台湾海峡,武力协防台湾,干涉台湾解放,将台湾作为横亘在欧亚大陆东南端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在印度支那,美国利用法国殖民主义扼杀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给予法国大笔的援助。后来,法国撤出印度支那后,美国又推行“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政策,在越南南方积极扶植吴庭艳傀儡政权,以迅速填补真空。
  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一开始,战争的主要形式为特种战争。1964年北部湾事件发生后,美国开始对越南采取“南打北炸”策略。1965年,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1969年,美国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美国身陷越战的泥潭,元气大伤,引起国内民众的强烈抗议。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于1965年1月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行动“不是帮助朋友,而是遏制中国”。为了捍卫国家安全,中国政府不得不援助越南抗美。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迅速围绕欧亚大陆布局,通过一系列同盟关系的构建,围堵中国和苏联:1954年,杜勒斯把朝鲜、台湾和印度划为抵御中共的三个重要保护地区;扶植日本成为对抗共产主义的基地和“反共经济堡垒”;1951-1955年,签订美日“安全条约”、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澳新“太平洋安全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缔结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参加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1955年,在美国支持下,英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成立了巴格达条约组织。通过以上动作,美国、亚太地区与北约联系起来,给欧亚大陆在东、南、西三个方向打造了一条锁链:东北亚-西太平洋-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欧洲-北大西洋。其中,共有40多个国家参与。这束缚了苏联霸权主义的全球扩张,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挑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踏上新征程的国家安全现代化
第一节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百年奋斗征程的不懈追求
第二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安全现代化的国际背景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安全现代化的国内环境
第四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第二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现代化的基本遵循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征
第三节 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四节 让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生根

第三章 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今中外优秀安全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
第三节 系统科学理论

第四章 塑造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
第一节 国家安全体制建设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体系
第三节 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第四节 国家安全人才体系
第五节 国家安全教育

第五章 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节 面向现代化的国家安全能力
第二节 全面提升维护主要领域国家安全能力
第三节 着力提升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
第四节 在新安全格局下谋划应急管理发展的“新棋局”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