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好的人文科普:亲切的第一人称写就,读来如与一位知识广博、热爱生活的儒雅师长同游,走进乡野山间,细观草木昆虫,讲解人文掌故,尽收大自然的美好与奥妙。
2.观察大自然的信号:按书中的指引,在家门口、在街边、在田野、在林间,观察草木昆虫、探索自然一年四季的奇妙变化。
3.传达自然教育的理念:培养孩子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的审美和能力。
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认知:书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的知识和掌故,是写给中国孩子的自然之书。
《节气家书》是一部人文自然读本,是儿童自然教育机构——春日山房的创始人沈家智老师,几年来和大江南北的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的结晶。全书以24节气为时间脉络,将自然教育的理念、节气相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等知识融入在优美、温暖的书信之中。一封封随节气而来的家书,娓娓讲述一年之中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帮家长和孩子搭建起一座与自然相亲的桥梁。
立春
桐桐:
见字如面!
这个月,我一直呆在海拔600米的山上给孩子们上课,雪很大,孩子们在山谷里奔跑,雪没过了膝盖。没课的那两天,我去村里散步,雪后的阳光很好,家家户户都在洒扫庭除、洗晒衣裳,准备过年。村头的老汉正在处理伐下山的松木,粗大的木头被铲去树皮,晒两个太阳就要架到屋梁上,等待阴干;小一些的锯成小段,劈开后码成齐整的柴垛子,是未来一整年的薪火。
路边堆着旧雪,路面却是干净的,在萧条的田野里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村口。人们一边干活,一边注意着从村口走近的行人。逼近年关,各家的孩子也到了归乡的时候。也有不回来的,托老乡带回了年货和包裹。桐桐,在乡下,仅仅把钱邮回来是不够的,总要给老人、孩子扯几件新衣裳,带几盒外地的香烟和糕点,对老人而言,钱只能自己存着,香烟和糕点却可以在乡邻间分发,他们争的是脸面
这仿佛是中国乡土社会几千年不变的样子。在以前,中国有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叫信客,他们做的就是
连接游子与乡村。捎一封书信,带两件衣裳,或者外乡人想吃家里的腊肉了,都可以送到信客那,由他周转。后来城里不仅有了邮政,还有了快递,信客慢慢也就没落了,但并没有消亡。
桐桐,我常在大山里走,中国有太多的地方根本没有快递,邮政也只是送到乡镇,一月送一回。除了电话,老人与儿女的连接还是依赖信客的两地往来。现在的信客已经不是专门的职业,一般都由货运或者客运司机兼着。他们四海为家,带回了全国各地的消息,又把家里的叮咛带出去,城市与乡村,都在他们的两脚之间踩着。
山村空了一年,总算要慢慢热闹起来。孩子与老人也都有了期盼,他们焦灼、欢笑,终于可以掰着指头数日子了。
而日子,一直在流走。大寒终于过去了,今天又开始了新的轮回。桐桐,立春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肇[zhào]始的日子。春天便是从立春开始的。《群芳谱》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虽然春风料峭,但毕竟有了暖意,万物也要准备复苏了。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①时节的开始,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也有三千多年历史。
桐桐,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划分的,是一门精妙的学问,可以测算出节气交替的精准时间。立春这一时刻到来时,民间有打春的习俗。在乡村
闾[lǘ]里,陋室茅庵,百姓迎春要放一通炮仗,一家炮起,百户声随,此起彼伏颇有声势,山谷外边的爆竹声都能传到屋里来。
春饼是立春最受欢迎的吃食,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那时候叫春盘,在宋人所著的《岁时广记》②里,引了唐书中的一段话:“立春日,食萝卜、春饼、生菜,号春盘。”说的就是标准的春盘制式。今天的春饼则要丰盛很多,各地的吃法和称呼也不同,北方人喜欢在春饼中卷进酱肉、各式小炒,而在南方则多做成春卷,一张面皮,卷着雪菜笋丁或荠菜,入油锅现炸,咬起来嘎嘣脆,很好吃。春盘演变到春饼、春卷,变的是花样,不变的是饼里卷着的春日时令鲜蔬,意寓着“咬春”的好兆头。
中国人实在,春天来了,怎么迎接呢?吃一顿!清明到了,还是吃一顿!而草木也迎春,它们不吃,只会开出花来装点这个世界。
早春花事里,木犀科素馨属的迎春花开的最早,花开后即是姹紫嫣红的春天,故因此而名。白居易有句诗这样写道,“未有花时且看来。”③说的便是它开花早,没花的时候姑且来看。它的花期也长,到了惊蛰还能见到它开在樱花树下,占据了大半的春光。
迎春花是冬季落叶灌木,枝条细长纤嫩,常垂成一个拱门。它是先花后叶,开花时枝条上光秃秃的,只有一串金黄,古人给它取了个别名叫金腰带。花像小喇叭,
喇叭口是张开六个小单瓣,像铜器里的莲瓣形收口,很雅致。花落后好像不容易结实,最起码我没见过,问过许多人,也都连连否认,做惊讶状。迎春花也不需要种子繁殖,花后剪一枝插在沙土里,能生出根来。压条也能活。
野迎春和连翘和花型、花期和迎春花相近,在春日里常被人们胡乱认错。
在江南一带,我素日里见的都是野迎春,也叫云南黄韾,四季常绿,花一般是复瓣,开花时有绿叶相衬,稀稀拉拉的黄色花朵点缀在叶间,如星子点点落入墨绿的海中。花期要比迎春花迟,江浙一带总在三四月开放。
迎春在一二月就开花了,所不同的是,它是落叶灌木,盛花期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片叶子,花量比野迎春大很多,满枝金黄,很有气势。
还有一种黄色的花叫连翘,多生长在北方,三种花中,它的花瓣最少,一般只有四个单瓣,迎春多是六瓣。再一个,连翘花朵大多朝下,而迎春与野迎春有着长的花管,花朵如一个个小喇叭朝天而放。
桐桐,其实它们还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你不妨多留意观察,这是春日观花时有趣的游戏,下次见面时期待你能讲给我听。
细想来,在江南见迎春花的次数实在是少,一只手能数得过来。最好看的一次应该是在杭州的青芝坞,那是踏雪寻梅的地方。宋代僧人释永颐写有一首《过青枝村观晦梅》,其中有“梅花树下春风静,苔荒荠老围春井”的句子,青枝村就是青芝坞。
《淳祐临安志》④云:“青枝坞在九里松石板巷玉泉后山。”《西湖游览志》的作者认为此地有五色土,曾产青芝,缘此得名。现在,这里已经撤村建居,只有村后石虎山的茶园竹林还保有世外桃源的一脉遗风。
经石虎山向前,一户老宅的墙角开着一丛迎春花,明晃晃的,是这个季节少有的灿烂。风有信,花不误,它如约而至,按时迎春,让我高兴。
立春时节又是冬春之交,多有雨雪,因此迎春花常常凌寒而开,有不屈之志,为君子所喜。
周瘦鹃就喜欢迎春花,他种有几株老干迎春,在一次寒流中都断送了,只余下一株悬崖式的迎春花盆景,种在深盆里,袅袅有姿。他说,“如鲁灵光之巍然独存。”虽遗憾却又颇有自得,让我艳羡。
桐桐,春来了,虽会乍暖还寒,但花总会一朵一朵地次第开去,生活也会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好。快过年了,祝你吉祥。
家智
立春
启始
冬至…… 003
小寒…… 011
大寒…… 019
春
立春…… 029
雨水…… 035
惊蛰…… 043
春分…… 049
清明…… 057
谷雨…… 065
夏
立夏…… 075
小满…… 083
芒种…… 091
夏至…… 097
小暑…… 103
大暑…… 109
秋
立秋…… 119
处暑…… 125
白露…… 133
秋分…… 141
寒露…… 149
霜降…… 155
冬
立冬…… 165
小雪…… 173
大雪…… 181
四季游戏
春季的游戏…… 190
夏季的游戏…… 194
秋季的游戏…… 198
冬季的游戏…… 202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