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张上制造出的褶皱可以让线的两端紧靠在一起。所以硬币不需要从线的一端沿着整条线运动到另外一端,而是可以跨过褶皱,快速到达另一端。在这个例子中,你看到的是物理学家对空间和时间的两种不同观点。艾萨克•牛顿看到的空间是第一种模式,像是一张平坦的纸,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到的空间则是第二种模式,是有褶皱和曲线在里面的。牛顿认为的宇宙,除非有外力的干扰,否则物体在里面呈直线运动。他的平面空间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大部分科学家在宇宙中看到的现象。
但是爱因斯坦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宇宙。他认为宇宙会因为受到行星和恒星等巨大物体的引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爱因斯坦相信弯曲的太空会影响所有的东西,从彗星的运动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的传播路线。当爱因斯坦第一次提出这个理论时,很多科学家并不完全认同。在1919 年,为了支持他的理论,爱因斯坦预测来自遥远星球的光线在经过太阳周围的时候,由于太阳重力的作用,会呈曲线。英国的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在日蚀完全的时候验证了这个理论。因为在日蚀的时候,在太阳周围穿梭的星光可以被完全看到。科学家焦急地等待爱丁顿的报告,有几个甚至彻夜不睡地来预测结果,但是爱因斯坦却丝毫未受影响安然入睡了。当隔天早上结果发布出来后,结果的确如爱因斯坦预测的那样。
从那时起一些天文学家开始建立理论:如果宇宙充分弯曲的话,也就是说像是一个非常大的天体,它可以自己折叠起来。这就可以让宇航员从折叠的一头直接运动到另一头而不需要穿越过中间的距离。这样的曲线就是我们所说的虫洞。很多科幻电影都建立在虫洞的理论上,因为这些理论解释了太空飞船为何能够非常快速地飞过一段很长的距离。
展开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获奖者、火星叔叔郑永春
“知识丰富,且种满趣味性!”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清晰而生动……将人体错觉与科学事实联系起来。”
——美国《亚拉巴马州书目》
“语言简单而直接,又不失趣味性……这种朴实无华的叙述未来可能会赢得一些研究人员的支持!”
——《科学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