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有起源、发展、融合、创新的过程,“文明”也不例外。我们研究“小历史”,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大历史”。我们立足于衣、食、住、行、四大主题,全景描绘我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并以史为线索,将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当时的“人、物、时、地、事”巧妙的渗透于线索之中,让孩子们在阅读“个体描述”的同时,建立通史概念与家国情怀,从而对“中华文明”这个超级符号,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热爱。
房屋是人类遮风挡雨,栖息的场所,也是家的载体。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遮挡风雨、躲避野兽,找到了人类第一所“房子”——山洞;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为了在沼泽地生存,发明了干栏式房屋;新石器时期,半坡人开始建造地面房屋;东汉时,古人为了躲避连年战乱,建起了高高的坞堡;皇帝为了迁都北京,建起了偌大的宫殿——紫禁城……。人类的家族经过上万年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我们,从山洞到宫殿,我们的住所也一步步向精美与舒适进步。一幅幅市井生活的画面将住所的前世今生串连起来,汇集成册,中国建筑的发展与美学亦跃然纸上。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