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0.00     定价 ¥ 130.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251105
  • 作      者:
    冯军伟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本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 外审专家对书稿的评价较高,书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 作者已出版过一部专著,发表过若干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展开
作者简介

冯军伟,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北大学坤舆优秀学者。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应用语言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省部级、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构式的认识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汉语语言表达形式认识情态意义的互动建构及其类型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汉语学报》《汉语学习》《外语学刊》《语言与翻译》《对外汉语研究》等CSSCI期刊或集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试图全面考察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功能,并运用互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在互动交际话语中的立场建构过程,包括叙实类动词、示证类动词、认识类心理动词、反叙实类动词、言说类动词、视觉类动词、情感类动词和态度类动词等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及立场构建过程。本书的最终研究目标是在全面描写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立场表达功能的基础上,描写和解释不同语义类型的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立场表达功能在社会互动交际过程中的立场构建过程,归纳和概括现代汉语动词及其动词性结构立场构建的动态语境、影响因素、构建模式、构建机制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最终建构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系统。


展开
精彩书摘


军伟与我是同门,我们都是南开大学马庆株先生的弟子。他长期以来以现代汉语的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为研究重心,注重从结构、语义、表达三个方面开展语法研究。从其博士论文《现代汉语认识情态研究》到近两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构式的认识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和《汉语语言表达形式认识情态意义的互动建构及其类型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3月),再到本书《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我们足以窥见其学术研究之路,那就是结合语义和表达研究汉语中的动词及动词性结构,这很好地贯彻了马庆株先生语义功能语法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精神。
该书以动词的认知语义类型为纲,不仅详细描写了现代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功能及其在互动交际中的立场构建过程,还从认知和风格两个角度构建了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系统,深入探讨了影响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立场建构的语言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该研究既有具体语言现象的细致描写,也有对立场表达的理论思考,对于推动现代汉语主观性表达范畴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将现代汉语中具有立场表达功能的动词及动词性结构按照认知语义类型分为八大类,主要包括叙实类、示证类、认识类、反叙实类、言说类、视觉类、情感类和态度类,然后运用互动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八大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在互动交际过程中的不同立场表达功能。如叙实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在互动交际中主要表达说话人的知情立场;示证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主要表达说话人的示证立场,包括直证立场和非直证立场;认识类和言说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主要表达说话人的认识立场;反叙实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主要表达说话人的否定态度立场;视觉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中的“看”类视觉动词结构重在凸显具体的视觉动作,在互动交际过程中多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认识立场,而“见”类视觉动词结构重在凸显视觉动作的结果,在互动交际过程中多用于表达说话人的直证立场;情感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主要表达说话人的情感立场,包括幸福立场和不幸福立场、安全立场和不安全立场、满意立场和不满意立场以及积极情感立场、消极情感立场、中性情感立场等;态度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主要表达说话人的态度立场,包括肯定态度立场、否定态度立场和中性态度立场等。八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立场表达功能的描写主要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展开的,体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学描写功底,而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立场表达系统的构建则体现了作者长期以来关于立场表达研究的理论思考。
立场表达反映了人类言说世界的方式,而人类言说世界的方式又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角度。举例来说,在互动交际中,说话人采用的叙实立场反映的是客观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体现的是说话人的叙实视角;说话人采用的示证立场反映的是说话人的示证世界,体现的是说话人的示证视角;说话人采用的认识立场反映的是可能世界,体现的是说话人的认识视角;说话人采用的情感立场反映的是说话人的情感世界,体现的是说话人的情感视角;说话人采用的态度立场反映的是说话人的态度世界,体现的是说话人的态度视角。作者在详细分析客观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三者内在复杂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类认知客观世界和言说客观世界的方式,并由此建构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系统,无论是在研究思路上,还是在学术观点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书是军伟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21FYYB020)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评审专家和项目鉴定专家都对本书的研究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如:“话语立场的表达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汉语动词的立场表达机制究竟如何,一直缺少专门探讨,从这个角度而言,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以互动语言学为理论背景,比较细致、深入地分析了现代汉语主要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问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成果的创新和建树主要表现在:将互动理论引入动词研究,开拓了动词研究的理论视野;比较清晰地阐述了立场表达的相关理论问题,如界定、类型、语言形式、研究视角等;选择了比较丰富的动词类型,对动词的立场表达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讨论”,等等。
此外,该书的很多章节内容已经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如“断言与真值、知识和信仰”发表于《外语学刊》2023年第2期;“论示证立场——兼论示证范畴和认识情态范畴的区别”发表于《对外汉语研究》2024年第30期;“我们如何认知和表达世界——基于体认语言学的立场表达解读”发表于《语言与翻译》2024年第3期;“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风格立场表达”将发表于《汉语语言学》(2025年第6辑),等等。这些学术成果的相继发表充分说明了学界对本书研究内容和学术观点的肯定和认可。军伟嘱我为大作作序,实在愧不敢当,但恭敬不如从命,我拿到书稿,认真拜读,收获良多,很愿意把这部著作介绍给同行,也希望军伟能够在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研究方面产出更多优秀成果。是为序。


                                                                                                                                                   史金生
                                                                                                             2024年12月31日于京西丹青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立场表达

第二章 叙实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三章 示证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四章 认识类心理动词构式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五章 反叙实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六章 言说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七章 视觉类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八章 情感类动词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九章 态度类动词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

第十章 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系统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