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对历史的热爱为出发点,融合史书素材与民间传说,展现了隋朝从乱局中崛起及四代六帝的别样风采,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的隋朝历史画卷。小说是一部历史小说,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结构清晰,主题明确,语言流畅生动,可读性强。本书通过对隋朝历史的重新解读,纠正以往可能存在的片面认知,展现隋朝四代六帝不为人知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本书立意积极向上,能够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
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从周静帝手中接过皇位,建立隋朝,至公元620年唐朝秦王李世民杀了隋朝的傀儡皇帝北帝,迎接萧皇后归唐止,隋朝前后历经四代六帝共40年。《隋帝演义》就是一部全面展现隋朝这40年中6个皇帝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隋朝比较短暂,但它的富有和留给后人传承的财产和故事却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然而出于封闭和代隔误传,描写隋朝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却又是历朝历代中最贫乏、数量也是最少的。连流传甚广的《隋唐演义》这部历史大书,也仅仅介绍了隋朝的一小部分历史故事。本书从北周帝王权臣宫斗讲起,历尽隋朝史书上有记载的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和史书上一笔带过的由叛臣宇文化及拥立的新帝杨浩、由叛将王世充拥立的皇泰帝杨侗,以及野史民间传道的由萧皇后靠卖身交易换取的、由东突厥始毕可汗设立的杨广私生子杨贞道为北帝,所历尽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故事,写出了一部不一样的隋朝演义小说。
开篇——杨广寄梦
“夫子,夫子先生……”一阵呼唤声,将我从梦中唤醒。
我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人。他神态潇洒自如,面容清秀却带着些许倦容,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他?于是我不由自主地问道:“是你在叫我,还是我听错了?”那人淡淡一笑,说道:“你没听错,正是我在叫你。不好意思,惊扰了你的好梦。但我接下来要说的,你肯定会感兴趣。”我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我素不相识,我都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凭什么觉得我会对你要说的事感兴趣?”那人不以为然地回答:“我姓杨名广,现在,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吧?”
我愕然,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盯着那人,半信半疑地问:“是吗?你真的是隋炀帝杨广?”杨广坦然道:“正是在下。现在你对我不陌生了吧!”我不禁肃然起敬,认真地说:“我对隋炀帝杨广确实不陌生,而且知道很多关于您的传说。但您与我相隔1400多年,世事太过遥远。如今您来找我,是有什么事,还是有什么指教呢?”
杨广整理了一下衣衫,双手抱拳作揖,恭敬地说:“指教不敢当,但在下确实有事相托。”我诧异地说:“您是1400多年前的帝王,如今又是仙人,而我只是现代的普通人,我何德何能接受您的托付,又怎么能替您办事呢?”杨广闻言,正色道:“我知道夫子先生乃是与我母后一样信奉天国之道的人,虽与我天庭的仙道各有其主,但都有一颗劝人向善,疾恶如仇、诲人不倦、匡正侠义之心。所以,我觉得您定是我所托之事的不二人选。”我至此不得不带着疑虑问道:“我不知道您所托何事,更不知道自己能否担当得起。但我愿洗耳恭听,然后再做定夺。”
杨广神态严肃地说:“我被人骂了1400余年,也忍耐了1400余年。按理说,我们修道之人本该清心寡欲,世事皆空,不该再去关注人间的俗态杂念。然而,我如今虽已名列仙班,却因修为功底不厚,难免也染上了些许天庭仙界的喜怒哀乐之情,所以不得不借您之笔,替我说几句公道话,抒发一下我这些年积压在心头的怨气。”我似乎已感觉到杨广要说什么,便不以为然地说:“我从书本上看到和传说中听到的有关您的故事很多,但可以概括成几句话,那便是您生活骄奢淫逸,对百姓残暴,对邻国穷兵黩武,是个独裁荒淫无道、役民而亡国的短命昏君。”
我的这几句话似乎激怒了杨广,他提高声音说:“我气愤的就是这些人罔顾事实、信口雌黄。他们欺负我死后不能开口与他们争辩,更气我年代久远,无证可对,无从去与他们据实辨明是非,任由他们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蛊惑是非,把我说得一无是处,实在令我忍无可忍!”
我带着激将的心计,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您这一生中不就是开了一条大运河么!但却死了那么多人,还杀了那么多人,您这个皇帝不凶残吗?”杨广变得愤然,说道:“是的,我在位后确实杀了不少人。甚至也错杀了一些人。比如高颎、宇文弼、张衡等;也错信错用了一些人,比如杨玄感、令狐达、宇文化及等。但是我杀得更多的是那些枉法害民的贪官恶吏,那些妄图搅乱大隋天下的叛臣乱将。回想我这一生,难道仅仅只有开凿一条大运河的功勋吗?结束四百年天下动乱的格局,完成天下一统的隋朝大业,难道不是我亲力亲为、精心谋划、率兵南下的结果吗?普天之下沿用至近代的科举制、户籍法,既有我父皇的倡导,更有我的推陈出新,完善了这些新法,才能使其流传后世而经久不衰。洛阳何能成为继隋朝之后各朝在中原大地上最大最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没有我的执意面为能行吗?难道这其中我仅是为了自己享乐?说我独断专行也是言过其实,我若任凭朝中大臣们喋喋不休地争执,那么何来大运河、又何来洛阳城,也就更没有我隋朝此后的业绩;我统兵西伐吐谷浑、北征突厥、开辟张掖西域丝绸之道,我为的是强国富民;我三打高丽打出的是国威,树立的是中华民族之气,震慑的是那些敢蔑视我大隋实力的狂妄之辈,没有如此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何来安定的疆域,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威严何来的万众顺服,说我穷兵黩武简直是岂有此理!
“大隋天下在我的治理下,于大业中期户籍已增至千万余户、人口五千余万,农田达六千余万顷。“府藏皆满无所容、粮帛堆积于廊庑’便是各州官府的窘况,而不得不在黄河、长江、大运河沿岸各州年年添仓建储,所建之仓多者可藏粮千万石,少者也可储粮几百万石,仅是我洛阳城内的一个子罗仓就可储盐二十万石,储米六十余窖,每窖可容粮八千石,这便是我创导推行的‘置仓积谷存粮帛于民’的由来。你们后人不是在洛阳考古发掘中见证到,在我大业年间建造的含嘉仓内有粮窖二百五十九个,大窖可储粮一万数千石,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至今还留下了已经炭化的谷子五十五万余石吗!到了我大业后期,当时虽然天下已经有些乱了,但我知道,我储存在各地的粮帛还可以供天下民众不愁吃穿起码有三十余年之多,也为继我之后的唐朝打下了殷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我大隋乃是历朝历代最为富裕的皇朝,又何来的食不果腹、饥民遍野?造成我朝大乱的根子不在于民而在于官,是官心的叵测、是世族贵戚在贪婪下的聚势面为。那些百姓因心有不平而造我的反,这是官逼民反,情有可原,我不能怪他们。但那些拿着朝廷厚禄的高官贵戚起兵造反就是大逆不道,没有这些人的推波助澜、趁火打劫,我的百姓何会造反去反对朝廷!灭我隋朝的不是百姓民众,却正是这些统兵一方的诸侯贵族将领,这些才是真正该杀该剐的乱臣贼子!”
我听了杨广的这番慷慨陈词,心头有所震动,却仍然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您说在洛阳大兴土木迁宫建新京是为了振兴中原。那么您三幸江南,一生喜好游山玩水又该让人作何理解呢?您这个主子如此追求享乐,您的手下又怎能不堕落。”这时的杨广反而不以为然起来,说:“说我生性喜好山水不假,但说我三下江南是为了游山玩水却是欲盖弥彰。我一下江南时是为了侦探江南的军情朝政、为灭陈做准备;我二下江南时带着众臣和后宫,是为了查看大运河的实情和沿途的民生,我要让我的大臣和夫人们都切身感受到大隋江山的多姿多彩,却从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唯有三下江南时,既有为了沿途复查大运河的成效、察看国情民意,也有借此赏花观景,了却对后宫众夫人的承诺之意在内,却并非全是以游山玩水为主要目的。再说,秦王嬴政五巡天下,我杨广为何就不能如此呢?是的,我杨广在执政的十四年中,上朝坐在龙椅上正儿八经听政的时间确实不多,我除了外出查访、征战,确实喜欢跋山涉水,更喜欢事事亲力亲为。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对自己所做之事感到心安理得,却绝非是被人指责成的那样,是不理朝政、喜欢游山玩水、终日沉迷在后宫的女人堆中。否则,我何能在这短短的十四年中,做成了这么些为天下人瞩目的大事!我在位这些年,没有执意为自己去树过碑立过传,甚至连自己身后的一块墓地也没想过要去打造。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你们可以去查看天下众帝王,能有几个胜过我杨广如此不为自己去作为的!”杨广似乎心头还有不平之意,接着又说:“说我淫乱无道,这又是不顾事实的胡说八道。他们用我父皇和母后推行的一夫一妻制来衡量我,却没有把历代帝王与我做比较,我有比其他皇帝过分吗?我甚至还远不及有些大臣和富户家中的妻妾成群呢!”
开篇——杨广寄梦 1
引言 5
第一章 太师专权周帝吞声,独孤惊梦杨广出世 7
第二章 相国居心武帝叵测,杨坚征齐监军通敌 13
第三章 臣逼君意皇帝无奈,诰命闯殿兵围朝堂 23
第四章 往事难逝王妃夜访,权臣动情明后留言 28
第五章 北齐内乱杨坚布兵,慧眼识人釜底抽薪 35
第六章 运筹帷幄锦囊妙计,声东击西一石三鸟 43
第七章 西山秣马随州养晦,饭庄巧遇惩恶纳女 54
第八章 韬光试政收贤纳将,先知预言杨坚心惊 66
第九章 日食凶兆太师横尸,文邕亲政随公回朝 74
第十章 红颜夜临杨坚除异,协力灭齐周帝赐婚 86
第十一章 武帝忌讳君不信臣,丽华祭父姐弟明志 95
第十二章 宣帝上位杨家得势,君皇无德淫宫政乱 103
第十三章 天后助父赵王设宴,静帝上位杨氏专权 110
第十四章 鸿门伏兵烽烟四起,老将对阵各显能耐 116
第十五章 童言无忌君臣无意,姐弟有情天庭有梦 126
第十六章 异姓为王风波又起,静帝逊位杨坚建隋 137
第十七章 夫妻私访旧都民情,天子脚下恶吏横行 149
第十八章 金牌传旨六部震动,县衙设朝二圣推新 164
第十九章 太子强势虐妻凌弟,晋王贺寿意在江南 171
第二十章 江陵古城地霸挡道,江边客栈相见如故 180
第二十一章 治儿下山崔府设擂,道佛相争弱女胜男 191
第二十二章 梁廷相亲晋王无心,厅堂谋划梁上有人 203
第二十三章 木剑砍颈弟夺兄位,北隋新政拓疆图陈 211
第二十四章 军师献计杨广入穴,刺史献女崔府藏奸 218
第二十五章 金玉相诱贵儿劝膳,刀光剑影侠女收徒 225
第二十六章 欧阳闯府崔史设局,二女投主晋王添翼 238
第二十七章 三寸之舌说反军师,姐弟协力色魔毙命 252
第二十八章 新宫醉游帘砸冠首,宫女诉冤帝皇置法 259
第二十九章 一夜风流社稷震动,独孤暗怼杨坚明离 272
第三十章 长江览胜贵儿诉情,空壁留迹治儿誓言 284
第三十一章 晨观日出欧阳有情,智探石矶晋王有意 292
第三十二章 建康有缘不期而遇,乱世风云一见钟情 302
第三十三章 叔宝继位风情依旧,贵妃参政阴颠阳倒 309
第三十四章 君臣论战各有纵横,太子献策声势夺人 321
第三十五章 十四殿下孰女是男,待客勾栏妃行帝权 331
第三十六章 贵妃设宴叔宝起意,宁远献舞杨广退席 338
第三十七章 北敛南奢后宫议战,兄弟阋墙独孤说梦 355
第三十八章 母子连心榻前叙情,独孤认媳两女认母 371
第三十九章 南下余波旧情泛起,杨坚失态欧阳离心 378
第四十章 贵妃图权任氏风流,陈帝荒诞君淫臣妻 390
第四十一章 晋王娶妃三女同堂,妇唱夫随杨坚查访 401
第四十二章 朝堂争帅太子动手,排兵布阵晋王出谋 410
第四十三章 首战狼尾决胜千里,兵临城下叔宝梦醒 424
第四十四章 擒虎乱官治儿护法,后主哭妃元帅训将 440
第四十五章 叔宝讨赏没心没肺,杨坚偏心自有道理 454
第四十六章 杨广登科新婚宴尔,江湖遣凶酒舍遇刺 464
第四十七章 五贵议政徨顾左右,二圣怒怼明言废立 474
第四十八章 听信谗言皇帝多疑,心存魔态良臣心寒 484
第四十九章 结庐避邪太子自作,廷审元凶皇后逼宫 491
第五十章 积劳成疾独孤善后,掖廷选妃皇后寄情 506
第五十一章 恶子伤母天人共愤,一代圣后魂归天国 515
第五十二章 蜀王尊大蔑父欺兄,冷宫心暖杨坚情热 525
第五十三章 干柴烈火老骥伏枥,萧贞占卦计除二妃 537
第五十四章 故人相遇旧情难续,后宫风波文帝归西 548
第五十五章 汉王聚势红拂行刺,灵堂擒凶侠女柔情 559
第五十六章 兵反并州汉王举兵,弑兄囚弟杨广善谋 567
第五十七章 新帝登基三篇文章,新朝新规十年谋划 574
第五十八章 十路钦差别出心裁,独断专行志在千秋 584
第五十九章 夙愿凤缘旧情新意,迁都迁宫萧后牵线 592
第六十章 江南情愫难杀众人,锦盒同心好事成双 601
第六十一章 万民上折皇帝心惊,夜驰白石怒斩恶吏 613
第六十二章 古祠参圣先贤留言,石屋拜仙水到渠成 622
第六十三章 洛阳行宫湖光山色,水席牡丹浮雕题词 635
第六十四章 五湖四海相国遭忌,十六庭院皇上赐名 644
第六十五章 总管选美观音应招,猎色敛财痴男入宫 657
第六十六章 绣女自荐候女自恋,十六花仙花落别院 667
第六十七章 臣议选美帝论女权,侯女遗诗总管毙命 675
第六十八章 生离死别情深情浅,一盘大棋杨广征西 687
第六十九章 敦煌遇佛沙门揭僧,文武之道威震突厥 695
第七十章 齐王自盗无法无天,萧后训词别有用心 709
第七十一章 张掖城外皇后秀爱,治儿赌气不辞而别 718
第七十二章 万国大会隋皇鸣锣,丝绸之路高丽发难 726
第七十三章 皇城酒舍师徒擒贼,招兵买马杨府露迹 737
第七十四章 治儿游园侠骨柔心,齐王乱官罪不可赦 746
第七十五章 贵儿回京两女议夫,杨广视察萧后揽私 755
第七十六章 县令奸邪官逼民反,建德聚众东北初乱 765
第七十七章 杨广东巡志在千秋,义臣平乱县令获法 776
第七十八章 官官相护法不治王,萧后闹殿杨广折寿 784
第七十九章 后宫设宴院主献艺,治儿伤心贵儿伤情 794
第八十章 北海猎奇蓬莱纵色,皇后谗言义臣解职 811
第八十一章 治儿隐踪贵儿寻迹,南巡争议杨广怒怼 821
第八十二章 登门碰壁梅香露形,臣谋皇命黄雀在后 832
第八十三章 君临山阳旧事重现,鬼王行凶梅香捐躯 842
第八十四章 一征高丽劳师动众,轻敌开战损兵折将 856
第八十五章 杨广梦游萧后计谋,云芬说性雅芸破局 871
第八十六章 杨府谋反李密三策,二征高丽功亏一篑 879
第八十七章 玄感兵败树倒猴散,后宫选美杨广纳新 886
第八十八章 李密途穷翟让收贤,三征高丽一战平藩 897
第八十九章 萧后起意紫烟说天,巡查边城帝皇惊忧 906
第九十章 被困雁门君臣拒敌,少年将军智破突厥 915
第九十一章 权臣拥兵瓦岗渐大,忠臣闯宫淫后失态 928
第九十二章 萧后偷欲化及无能,主仆狼狈丹香巧辩 939
第九十三章 黑石之战淮军得利,杨广诗作玉芝绝笔 950
第九十四章 再下江南国公遗言,道观赏花萧后败兴 962
第九十五章 杨广观天紫烟解像,智及无德沙弥丧命 972
第九十六章 瓦岗易主世充败北,治儿归道贵儿回宫 983
第九十七章 邙山决战后庭宫变,贵儿护君杨广身亡 992
第九十八章 萧后贪生化及乱官,舅甥相逢院主殉情 1003
第九十九章 群雄兴兵天下大乱,义臣挂帅世民论道 1016
第一百章 傀儡四帝难挽国运,治儿复仇萧后归唐 1027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