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花开》是钟法权的报告文学,作家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以质朴而又感人的文笔,书写了一部美丽的爱情传奇,更是一个真实的充满圣洁魅力的现代人生故事。在海拔五千二百多米氧气稀薄的唐古拉山上,有一个输油泵站,站里有一个战士叫邱宏涛,他与浙江湖州女青年丁赟靠一纸书信鸿雁传书结为夫妻。他们俩,一个家在秦岭深处的南郑县木坪村,一个家在有着“太湖明珠”美誉的湖州; 一个是初中毕业入伍的士兵,一个是浙江经贸大学的毕业生;一个在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他们经过八年的通信走到一起。婚后,邱宏涛仍在唐古拉山服役,丁赟辞去在湖州的中石油会计工作,只身来到秦巴山区的丈夫家照顾公婆,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持家的重担。军嫂丁赟的事迹在四千里青藏线广为传扬,感动了无数的人。2015 年 5 月,丁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被评选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她的丈夫邱宏涛 2014 年年底荣立二等功,并被破格选升为青藏兵站部唯一的五期士官。他们的爱情,就像雪莲花一样,纯真、美丽、高贵。雪莲花开了,开在冰山上。
第一章
要想把这个旷世爱情讲得明明白白,最好的办法是按时间顺
序娓娓道来。邱宏涛与丁赟相互通信的那年,邱宏涛还是刚刚分
到唐古拉输油泵站不长时间的新兵蛋子,刚刚拉开他在唐古拉山
服役的人生序幕;丁赟是一个高中即将毕业的花季少女,一个沉
浸在父母规划的无忧人生梦里的准大学生。一个在荒无人烟的唐
古拉山,一个在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一个家住秦岭深山偏僻的
乡村,一个家住浙江湖州繁华的都市;一个是守边执勤的高原战
士,一个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婀娜少女。他们这
两个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年轻人,依靠一纸书信穿越时空,
竟然成就爱情的神话,给人以万里姻缘一线牵的无限感慨。
说起邱宏涛到唐古拉山当兵,还必须再从源头追述。
一九九八年十月,邱宏涛从陕西汉中南郑黄家寨下的木坪村
应征入伍,他怀着报国守边、“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理想,来到了
青藏兵站部敦煌某新兵教导大队。
在新兵连,邱宏涛不怕吃苦一学就会的机灵劲头,让新兵班
长十分喜欢。新兵班长是山东人,也许是因为看好邱宏涛有理想
有追求的缘故,在邱宏涛面前也就放下了新兵班长严肃的面孔,
一来二去,一个新兵与一个老兵就多了些深入的交流,闲聊之余,
新兵班长无意之中给邱宏涛讲了很多关于唐古拉山的故事,让他
一下子对四季飘雪的雪山、雪原上时常出没的棕熊、雪夜里敲门
的狐狸、结队炫耀的狼群以及奔流咆哮的沱沱河产生了无限的憧
憬。邱宏涛从小到大就一直对边塞古诗词特别钟爱,诸如:“金戈
铁马,大漠孤烟,边关冷月。”又诸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
英雄一丈夫”的诗句是牢记在心。久而久之,充满豪情的古诗词,
像母鸡孵化小鸡一般,孕育了他驰骋疆场的梦想。他渴望长大后,
自己能够像李广那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许
是受诗词的鼓舞,也许是受家乡汉中点将台上韩信等历史名人的
熏陶,他立志报国戍边。参军入伍前,武装部的人告诉他,今年
你们这批新兵将到青藏兵站部服役,那里环境艰苦,气候恶劣,
一般人都难以长期坚持,问他怕不怕。他看了看周围的新兵,豪
迈地一拍胸脯说:“温室里长不出大树,艰苦才锻炼人。”就这样
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