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1.2.2 加荷路径下组合煤岩破坏失稳机理研究
1.2.3 卸荷路径下单一煤岩体破坏失稳机理研究
1.2.4 煤岩体破坏失稳前兆规律研究
1.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试验研究
2.1 试验系统、方案及目的
2.1.1 试验系统
2.1.2 试样加工及设计
2.1.3 试验方案及目的
2.2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2.2.1 应力曲线、振铃计数及RA值演化特征
2.2.2 声发射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
2.2.3 视应力、相对位移演化特征
2.2.4 能量耗散特征
2.2.5 破坏失稳前兆信号特征
2.3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2.3.1 应力曲线、振铃计数及RA值演化特征
2.3.2 声发射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
2.3.3 视应力、相对位移演化特征
2.3.4 能量耗散特征
2.3.5 破坏失稳前兆信号特征
2.4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2.4.1 接触面倾角影响
2.4.2 围压影响
2.4.3 加载速度影响
2.5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2.5.1 卸荷速度影响
2.5.2 加载速度影响
2.5.3 卸荷应力水平影响
2.6 不同应力路径下组合结构失稳特征对比分析
2.6.1 失稳强度对比
2.6.2 破坏程度对比
2.6.3 释放能量对比
2.7 本章小结
3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
3.1 “煤-夹矸-煤”三元体串联结构模型
3.2 组合结构滑移失稳机理
3.2.1 平滑接触面滑移失稳机制
3.2.2 平滑接触面滑移解锁机制数值验证
3.2.3 粗糙接触面滑移失稳机制
3.2.4 粗糙接触面滑移的剪应力变化特征
3.3 组合结构破碎失稳机理
3.4 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耦合失稳机制
3.5 组合结构压缩一扭转变形失稳机理
3.6 组合结构破坏失稳能量耗散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数值试验研究
4.1 UDEC数值原理
4.2 裂隙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微观力学参数校准
4.3.1 块体尺寸影响
4.3.2 加载速度影响
4.3.3 微观参数校核过程
4.3.4 微观力学参数合理性分析
4.4 数值模型及试验方案
……
5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影响机制研究
6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的现场实测
7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实践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