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欹枕听潮音
0.00     定价 ¥ 6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64738
  • 作      者:
    张培忠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张培忠,广东饶平人,1965年10月生。文学学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兼职副主席,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曾任教师、编辑,长期在广东省直机关工作,现供职于中共广东省委某机关。先后发表文学作品 150 多万字,出版长篇传记文学《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长篇纪实文学《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等,曾获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九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汗牛充栋。为绵延千年的潮汕文化编一本钩玄提要、老少咸宜的读物,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本书从历朝历代潮汕典籍中探寻潮汕文化的渊源,从珠玉纷呈的学人作家中梳理潮汕文化的脉络,其所呈现的声音,既是潮水的声音、众生的声音,也是潮人的声音、时代的声音。期待读者诸君借此对潮汕文化有份初步印象,甚或引发对潮汕文化的些许兴趣,倘能因此而生发出登堂入室、一探究竟的雅致,则善莫大焉。


展开
精彩书评


 

为绵延千余年的潮汕文化编一部老少咸宜的读本,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唯其如此,它对选编者的眼界、胸襟、学养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按理说,我是不够格来编这样的选本的。

但阴差阳错,这几年我居然零敲碎打持续不断地在做着这件事,起因是三年前某组织的谋划和推动,个中因缘,不一细表。但这确乎是一项浩繁的工程。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汗牛充栋,从何入手,确实难乎其难。首先,难在材料的收集。必须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我的办法是三管齐下。一是纵向博览。从历朝《潮州府志》及潮邑各县志到《潮州耆旧集》《井丹诗文集》《潮中杂记》等典籍中探寻潮汕文化的渊源,从丘逢甲、温廷敬、钟敬文到张竞生、秦牧、饶宗颐等近现代学人作家中触摸潮汕文化的脉络,甚至为了一篇文章,专门从上海古籍出版社邮购两巨册的《丁日昌集》。二是横向参阅。搜罗同类选本,如《昭明文选》《群书治要》《古文观止》《文献征存录》《甬上耆旧集》《古文辞类纂》《文章选读》等,以启发思路,作选本参照。三是邀约创作。现成没有的选文,但又是选本所必需,则邀请当代潮籍学人作家撰写,这类文章严格控制数量。如此日夜兼程地忙活了半年时间,搜集和购置了满满一书架的文献和书籍。其次,难在文章的取舍。选本篇幅有限,哪些宜取,哪些当舍,的确很费思量。鲁迅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面对满柜资料,一时有些踌躇,原来选本的广搜博采与选文的精挑细择,也是颇费心力的。在大量阅读、充分比较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选本的基本框架,共分八辑,即地缘、历史、政经、文化、民俗、人物、风物、情怀等,初选出一百多篇文章,反复斟酌后,确定了七十二篇文章。我以为可以大功告成了,却没想到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障碍在于编选理念的不同,我们各是其是,又沟通不够,遂致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一堆书稿,积尘数年。孰是孰非,无须评说;劳而无功,却有不甘。于是在电话里多次劝说徐国强先生,不出大本,可出小本,为潮汕文化留一脉贯穿千年的书香是值得的、必要的。韩愈的《祭鳄鱼文》中“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多么充满想象力和震慑力的美妙句子。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等句,这些光芒万丈的道德文章和极其美好的人情物理,是与潮州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都选在塑造国人文化性格影响至深且巨的《古文观止》上,出自有“韩潮苏海”之美誉的唐宋八大家之手。某种程度上说,是韩愈和苏轼的文章造就了潮州在文化中国的“江湖”名声。此外,乡贤硕彦,也有文章特出者,如林大春的《请严禁贪酷疏》、林大钦的《廷试策》、丁日昌的《上李宫保论潮州洋务情形书》、丘逢甲的《创设岒东同文学堂序》等,都是影响当时朝政或转移一时风气的精彩篇章;特别是现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著名作家秦牧、历史学者陈春声、文化学者陈平原等,都对潮汕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而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先生深情回忆其母亲的文章,及其哲嗣中山大学教授林岗先生追溯父亲足迹的长文,则相映成趣,各擅胜场。将这些文章集为一册,成为潮汕文化一本钩玄提要的读本,在潮汕历史上,似乎还不多见。

有价值,无先例,还能“变废为宝”,这样的事情确实应该做,徐先生对潮汕文化情有独钟,对于我的提议深表“理解之同情”。于是,我从那堆书稿中精选了三十多篇文章,不再分辑,化繁为简,辅以按语、注释和作者简介,也不妄称读本,只期望借此使读者诸君对潮汕文化有个初步印象,甚或引起对潮汕文化的些许兴趣,如此而已;倘能因此而生发出登堂入室、一探究竟的雅致,则善莫大焉。编定之后,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书名,徐先生以“欹枕听潮音”相若,顿感贴切传神,耳目一新。原来,此句语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全诗如下:

塔庙新浮水,汀州旧布金。

聊恁一苇力,与障万波侵。

帆影窥门近,钟声出院深。

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

范成大诗风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这首诗所写的长芦寺,地处南京六合区长芦镇,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因女儿大病初愈,为报答佛祖显灵所建。公元 527 年,梁武帝萧衍将远渡重洋到广州传法的禅宗始祖达摩祖师迎到首都建康(今南京),一起切磋佛法,但达摩与萧衍“语多不契”,遂“一苇渡江”,来到江北长芦寺,讲经授法,使该寺盛极一时,成为禅宗的名刹和祖庭。范成大此诗叙述的就是这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并寄托了诗人的思索与情怀,其中“欹枕听潮音”一句,“潮音”原指潮水的声音,诗中兼指长芦寺僧众诵经的声音,应是这首诗所着力表现的所指与能指。以“欹枕听潮音”作为书名,可谓妙手天成。潮汕民谚云:“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期待这本小书所呈现的声音,既是潮水的声音、众生的声音,也是潮人的声音、时代的声音,在历时与共时所交汇的此时,直诣人心,潮音澎湃,经久不息……

张培忠  

2018 年 10 月 24 日午夜 

写于广东省之古高凉郡旅次 


展开
精彩书摘
  《欹枕听潮音》:
  潮州府总图说
  蓝鼎元
  按语:清雍正《潮州府志》共24卷,于雍正十年刊行,已湮佚,只存部分篇章于《鹿洲初集》中,有七八万字。该府志系知府胡恂主持编修,但主纂者为蓝鼎元。蓝氏被誉“饶经济才”,又曾带兵打仗,他强调学者史志必须服务于政治经济。他主张务实求真,而摒弃怪诞虚妄,反对盲目抄袭旧志,并认为地方官要重视修志,要用有学、有识、有史德的贤士主其事。他将旧志的疆域、形胜、关隘三者合为方舆,附之以图,有图有说。蓝氏所撰的十三篇图说,皆依现实记述。
  潮为郡,当闽广之冲,上控漳汀,下临百粤,右连循赣,左瞰汪洋,广袤四五百里,固岭东第一雄藩也。附郭日海阳,为十一邑领袖。潮阳在其南,澄海在东南,惠来在西南,皆海国。揭阳、普宁为西南内地。大埔在郡北,程乡、镇平、平远在西北,饶平在东北。五邑皆介万山中,而饶疆亦大半海国焉。
  近海诸邑多平原沃衍,宜稼圃,佐之以鱼盐,谋生较易。入山诸邑,人稠地狭,崇冈大阜,种稻黍薯芋如悬崖瀑布,尚苦不给,多佣力四方,则亦未如之何矣。
  由闽入粤,以分水关为要害…;由赣入潮,以平远八尺为要害,皆坦夷周道,戎马所经;由汀入潮,以大埔石上为要害,溪险滩高,舟行石阻,贩夫之所往来也,若邓艾入蜀则此途已为康庄。而上杭亦有山径可达程乡武平分水凹,可达平远,未可以羊肠而忽之。自惠州、长乐而来,则畲坑为门户;海丰而来,则葵潭为门户;自海丰甲子所而来,则龙江、览表居然天堑。自海而来,则南澳、澄海、达濠、海门、神泉锁钥固之。
  内溪水道以三河为要害,三河堵截,则程、大、平、镇与郡城声息不能相通。独由□(无此字)隍出畲坑为山行捷径耳。其半途有通判府,在群山中,最为要害,纵横离县治皆数百里,守备空虚,倘有宵人伏莽,则心腹之疾也。
  揭邑极西有河婆,大山深僻,为从来盗贼窟穴,矿徒出没之区,莫有知其要害者。经之则惠、潮之乐土,置之实两郡之隐忧。曲突徙薪,于斯二者加之意乎!
  海宇升平,四郊若绣,祓祯如雨,弦诵之声相闻。富而教之,固官斯土者之责夫!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畲族。清康熙六十年(1721),随族兄蓝廷珍率兵东渡台湾。鉴于清政府收复台湾以来施政的得失,他提出一系列治台的主张和建议,对清政府治理台湾产生积极影响,被誉为“筹台之宗匠”。蓝鼎元曾受荐入京,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这为他修府志的工作打下基础。蓝氏曾任普宁县知县、广州知府。著有《鹿洲全集》《东征集》《平台纪略》等。
  祭鳄鱼文
  韩愈
  按语: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他到任后过问民间疾苦,听说有鳄鱼为患,命属官秦济以一羊一猪投到鳄鱼出没的恶溪水中,并作了这篇祭文。传说数日后江水尽涸,鳄鱼西徙六十里,潮州再无鳄鱼为患。这当然只是一种附会,但这篇文章当时很受推崇。文章不长,虽有些故弄玄虚,但表明了作者为民除害的决心。文章说理充分,跌宕多姿,富于抑扬变化。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元和十四年,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他治潮八月,驱鳄释奴,劝农兴学,在潮州的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民众所歌颂缅怀,以致山水易姓为韩。
  ……
展开
目录

 潮州府总图说 蓝鼎元

 祭鳄鱼文 韩  愈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请严禁贪酷疏 林大春

 廷试策 林大钦

 上李宫保论潮州洋务情形书 丁日昌

 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 丘逢甲

 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饶宗颐

 “诗书礼乐”传统的证明 陈春声

 潮汕的诸神崇拜及脉络 隗芾

 俗文学研究视野里的“潮州” 陈平原

 论潮人 郭启宏

 状元林大钦 黄赞发

 郑成功与潮州的渊源 章竹林

 新文学最美丽的名字 :冯铿 黄羡章

 旷世宗师饶宗颐 雷? 铎

 爱国侨领庄世平 廖? 琪

 总把金针度与人 杨锡铭

 潮州茶经:工夫茶 翁辉东

 潮汕鱼米乡 萧? 乾

 潮州小食 林? 墉

 传统潮菜与现代潮菜 张新民

 故乡亲人今何在 碧 野

 怀念我的母亲 林 若

 父亲的奥德赛 林 岗

 永远在路上 张培忠

 我的高考 刘 昆

 忆故园 张竞生

 故乡的红头船 秦  牧

 广济桥记 黄国钦

 《风凰地论》与郭于藩 余构养

 汕头埠的开通与商埠的形成 许瑞生

 区域圈层视域下的潮汕经济嬗变 陈鸿宇

 汕大在改革中建立自我 顾佩华

 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 谢海生

 编后记 张培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