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茶生活
0.00     定价 ¥ 3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2520368
  • 作      者:
    王金玲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金玲,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妇女研究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性学会理事;亚洲生命伦理学学会会员;国际女性主义伦理学学会会员、国际女性社会学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茶生活论坛负责人;曾任浙江社会科学院副厅级巡视员、社会学所所长,妇女&家庭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获浙江省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称号(第一批),2007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8年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茶生活》以“趣茶·茶趣”“说茶·茶说”“思茶·茶思”“悟茶·茶悟”四章,记录茶带给作者的乐趣和感受,所引发的思考和领悟;记录了茶与作者的相遇、相识、相知、相宜、相乐。其中,“趣茶·茶趣”记录了作者在茶中所获得的乐趣,以及作者遇到的那些有趣的茶;“说茶·茶说”记录了作者对茶的体验、感受和认知;“思茶·茶思”记录了作者因茶引发的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作者对茶的思念和思考;“悟茶·茶悟”记录了作者在茶的启发下,对人生和社会的领悟,以及对茶的感悟和领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趣茶·茶趣

茶趣·趣茶

茶,是一种有趣之物。

作为一种植物,茶树可以是高约十几米的乔木,如云南普洱地区的野生大茶树,高耸入云,让人叹为观止;也可以是矮约几十厘米的灌木,如浙江的龙井茶树,高度不及采茶女的腰部,低头弯腰是采茶的常态姿势。它可以长在平原、丘陵,如江南地区常见的成片的茶园,绿叶葱葱,一望无际;也可以长在高山,如中国台湾的冻顶乌龙,乃至生在悬崖峭壁上。据说在古代,巴国(今四川、重庆一带)产一种茶,是由专门训练的猴子爬上长在悬崖上的茶树采摘而来的青叶制成,只是现在早已失传了。茶树可以是群生的,如人工栽培种植的茶园,茶树挤挤挨挨,欢聚成一景; 也可以是独居的,如武夷山那棵著名的母树大红袍,孤傲地独立于世。

作为一种人工制品,茶叶叶片既可以是扁扁平平的。如龙井,如六安瓜片,扁扁平平,如同一张张岁月的书签;也可以是细细长长的,如君山银针,细细长长,令人联想到母亲手中的缝衣针,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还可以是螺髻状的,如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犹如一位古代梳着绿绿螺髻的童子含笑走来;更可以似工艺品,如安溪铁观音,“形如观音重如铁”,如嵊县珠茶,“大珠小珠落玉盘”。珠茶是一种圆炒青的圆珠形绿茶,是浙江的特产茶,以嵊县的珠茶为最佳。墨绿色的珠茶,有一种玉质的光润,如碧玉一般。儿时见到珠茶,就会有一种冲动,很想把它们颗颗串起,做成一串项链,戴在脖子上,四处炫耀。只是珠茶的干燥紧致让这一冲动始终停留在了“想”的阶段。

作为一种可食之物,茶可以冲泡成饮品,而这一饮品在中国的普遍化、日常化和悠久历史,也使得茶具有了“国饮”的美誉;茶可以作为一种药品,用以治疗疾病。神农尝百草所得到的茶,原本就是一味药,其基本功效就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疏肝明目。而全发酵型的茶,如红茶、黑茶,以及半发酵的青茶中的武夷岩茶的陈茶和微发酵的福鼎白茶中的老白茶,还具有暖胃解痉的功效;茶可以是茶菜,如绿茶太极羹之类的茶羹汤,以及香炸云雾茶、祁红烧鸭之类的冷盘热炒。茶菜中最著名的当属龙井虾仁,碧绿的龙井嫩芽茶夹在晶莹剔透的河虾仁中,色香味俱全,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也已上了国宴的菜单;茶也可以是茶食,比如抹茶蛋糕、茶香瓜子、茶香豆腐干、茶冰淇淋等等。在茶食中,我最喜欢的是自制的茶叶蛋。将冲泡过的茶叶与鸡蛋一并烧煮,待鸡蛋熟后敲碎蛋壳,加盐,再煮两小时左右,即可食用。而煮的时间越长,茶叶蛋越香、越鲜美,蛋白越有弹性。茶叶蛋的烹煮要点,一是除盐和茶叶之外不加其他任何佐料和香料;二是敲碎蛋壳;三是煮的时间越长越美味。随意而敲的蛋壳纹在蛋白上留下的花纹也大有不同,有的如花般开放,有的如日光四射,有的如几何图形,有的如难解之天书。而不同的茶叶使得茶叶蛋有着不同的茶香和不同色泽的花纹,比如清香淡雅的龙井茶叶蛋,浓香重墨的武夷岩茶茶叶蛋,兰香褐色的铁观音茶叶蛋。就我自己而言,最喜欢的是武夷岩茶茶叶蛋,它的香型多异,使得茶叶蛋散发出不同的香味,尤其是老枞水仙有着清新悠长的雨后林中青苔味,令人难忘。而蛋白上浓墨重彩般的图案,更使得一枚茶叶蛋如同一件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地加以观赏,不忍下口。这一煮茶叶蛋之法是我外婆家的秘方,经我外婆传给我母亲,我母亲再传给我。我曾将此法口授多人,所得反馈皆佳。在此以文字公布,希望更多的人得此茶乐,得此口福。

作为一种供人类消费的产品,茶叶的整体形态,可以如开化龙顶、台湾乌龙茶般的散茶,颇像以独立的个体构建的西方社会;可以是云南沱茶那样的压制茶。蒸制过的片片茶叶被紧紧地压制在一起成窝窝头状,如同一个个密切相联的人,命运相关的家族。望着装在罐子中的沱茶,不免令人想起某位思想家对小农社会农民的评价:装在麻袋里的土豆;可以是如陕西茯砖茶那样的块状茶,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2016 年6 月,我到西安参加一个会议,想买些陕西特色茶,有人介绍了陕西产的茯砖茶。该茶是由来自湖南安化的黑茶在陕西再加工而成,其茶味是安化黑茶,而未喝出陕西的特色。只是该茶砖为长方形,以金色的铜版纸包装,半斤茯砖茶一包,拿在手上,就有了一种沉甸甸的金砖的感觉,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土豪”了,不由得暗自发笑。茶叶可以是如普洱七子茶饼那样的饼茶。在宋代,福建建瓯的龙团凤饼是茶中最佳,被列为贡品。

至今建瓯仍留有宋代御茶苑遗址。在今天,最常见的饼茶则是云南普洱茶饼了。可以是如安化黑茶那样的筒茶。由竹篾包装的紧致的黑茶筒长度小的为十几厘米,大的为几十厘米至数米。我见过的最大的有2 米多高,一抱之粗,结结实实地树在店门口两侧,如同两位保镖。

茶是一种有趣之物,所以,品茶也是一件有趣之事。

品茶,有时像在欣赏艺术大师的器乐歌舞表演。如铁观音或武夷岩茶,在醒茶时,干燥紧致的叶片碰到瓷制的盖杯,便会发出“呛啷”之声,当呛啷声连成一片时,听者便进入了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意境。将沸水冲入盛铁观音或武夷岩茶的盖杯中,干燥紧致的叶片被浸润着,慢慢展开原本蜷缩的叶片,碰到盖杯内壁便发出“铮”的一声,有的悠长,有的短促;有的清脆,有的圆润;有的高亢,有的低吟……在高潮时,“铮”声连成一片,犹如一部交响乐。随着叶片的逐渐全部润泽,“铮”声渐行渐消。一曲终了,归于宁静。在玻璃长杯中冲泡龙井茶则是另一番景象。将摄氏90 度左右的开水注入盛着龙井茶的玻璃长杯中,龙井茶叶片就开始翻飞起舞。当开水不再注入,叶片仍像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轻舞飞扬,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沉,一会儿旋转,舞到兴起时,令人眼花缭乱。直到舞累了,轻轻地飘落杯底,聚成一片青春的绿色。所以,我常说,听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唱歌拨弦,看龙井茶跳舞凝翠。

品茶,真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趣茶·茶趣    1

茶趣·趣茶    1

水是茶之魂    8

三个“有点”喝岩茶    16

岩茶画    22

茶 宠    26

岩茶十件    30

老茶与陈茶    34

正山堂红茶    42

我记忆中的那些铁观音茶    44

有一种普洱是茶膏    47

白茶:寒性的随和    50

鲜柔的黄茶    55

茉莉花茶    58

当西湖龙井茶进入菜谱    61

防风茶    64

黑茶:远在他乡的漂泊    67

妙趣无穷的少数民族茶饮    71

笑意盈盈外国茶    75

第二章 说茶·茶说    83

茶说·说茶    83

安吉白茶:白娘子传奇    86

越玉兰香茶:松林秋阳    90

武夷星·醉海棠:诗意生活    93

其云·手工朝阳:奢靡十里洋场夜上海    96

幔亭·肉桂:兄弟之情    99

青狮岩·老枞水仙:陌上花开    102

大坑口·牛栏坑肉桂:牵手    107

天沐·老树梅占:春梅报喜    113

正山堂·正山小种野茶:红茶非红尘    116

曦瓜三款:从小爱到大爱    119

天心寺·白鸡冠:鲜活的生命    124

石丐石乳:桂子飘香,与君同乐    126

金油滴:英雄    130

名款·雀舌:俏丫环    136

玉女剑:侠女柔情    138

第三章 思茶·茶思    141

茶思·思茶    141

空谷幽兰    146

天心禅寺大红袍    149

瑞泉号:老顽童    153

宽庐之水仙岩茶:儒将    156

白芽奇兰    159

漳平水仙    162

竹叶青(品味)    166

正山堂·金骏眉    169

中国梦    173

老朱婆    176

玉女袍·木箱陈茶    181

四大名枞    184

女性主义者论喝茶    191

茶研究应具备的三个重要视角    197

当社会学家在一起喝茶    203

第四章 悟茶·茶悟    209

茶悟·悟茶    209

吃茶去    214

金佛    219

牛首    222

老寿星    225

走马楼·老枞    228

50 年陈茶大红袍    232

瑞泉·300 年老枞水仙    234

福州茉莉花茶    238

酥油茶    242

武夷岩茶之泡茶技与道    247

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处喝岩茶    257

岩茶的一生    266

喝茶七境界    271

茶: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    273

附录 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茶生活论坛简介    279

后 记    2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