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瓶毒药(域外故事会社会悬疑小说系列)
0.00     定价 ¥ 35.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192175
  • 作      者:
    [美]夏洛特·阿姆斯特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书名《一瓶毒药》借用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台词,既点明了整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要素,又揭示了与这部名剧类似的爱情悲剧主题。

该书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毒舌妇”。从小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多年的独居生活助长了“唯我独尊”的强势个性,且言语毒辣。

夏洛特·阿姆斯特朗善于将通俗小说的创作技巧与严肃小说的重要元素相结合,既是营造紧张悬疑的高手,又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大师。


展开
作者简介

夏洛特·阿姆斯特朗(1905—1969),美国家庭黑幕小说鼻祖,作品充满紧张的悬疑元素,其中《一瓶毒药》获得爱伦·坡最佳小说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该用于殉情的一瓶毒药,却在慌乱中被遗忘在公交车上。为此,几个当事者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寻毒历险”,一场激烈的生死追逐就此展开。最终的结局是否会以悲剧收场?是否会有人因这场意外而命丧黄泉?所有的阴谋与真相,都将在这场旅程中一一解开。

展开
精彩书摘

高个子男人打开了灯。“我马上就好。”他说道。

矮个子男人走进了这个实验室。他环顾四周,朝着这些实验仪器走了过去。他十分不解地端详着它们。

“应该就是在这儿啊。”保罗·汤森一边嘟囔着,一边翻找着桌上的文件。然后,他拉开了左上角的抽屉。“我正打算要寄的信,忘了放哪儿了……”汤森的长相颇为俊美,人高马大的。37岁的他,本应风华正茂,此时却愁眉不展。

“慢慢找找。”吉布森先生安慰道。他比汤森年长一些,性格也会更加沉稳。他漫无目的地看着这些实验器具,好奇地问:“这都是什么呀?”

“哎呀……”保罗·汤森终于找到了那封信,“你可别碰到了!那是毒药啊!”

“你拿毒药来做什么?用来收藏吗?”吉布森先生充满疑惑地盯着那两列方底小瓶子。这些瓶子整齐划一地陈列在橱柜里,瓶身还不足一英寸。透过橱柜的玻璃门,还能看到瓶身上那规整的标签。

“我们用到的很多实验材料,基本上都是有毒的,”保罗·汤森回答道,“为了安全起见,才把它们锁起来的。”汤森走了过来。那封信还在他的指间不停地抖动着。他也盯着橱柜看了看,然后“故作无知”地说了句:“收藏还真不少呢!”

“看起来倒像是美食家的调料柜,”吉布森先生艳羡地说着,“这些毒药主要用在什么地方呢?”

“每一种都有它的用途。”

“这里90%的毒药,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呢。”

“噢……”保罗·汤森并没有表现出责怪的意思。

“这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竟然与死亡挂钩,竟然与毁灭共舞。”吉布森先生咕哝着。他的食指正放在玻璃门上(他猛然想起,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曾这样把手指按在盛有糖果的玻璃柜上)。

“你有什么高见吗?”

“你说什么?”汤森不停地眨巴着眼睛,他的睫毛长长的。

吉布森先生笑了笑。他眼角的细纹看起来倒像是袖珍版的孔雀尾巴。“我想到一种诗意的方式,”他异想天开地说着,“我打算用20多瓶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你肯定不会这样做的。不过,你要知道,我可是教诗歌的,我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啊。”紧接着,他还自嘲道,“在夜深人静之时,想就这样毫无痛苦地了结自己……”

“呃,”汤森似乎有点儿麻木了,“那好吧,如果你想快速而轻松地‘翘辫子’,不妨就试试这个吧。”

“试试哪个呢?”说罢,吉布森先生立刻看向了汤森指着的那瓶毒药。他并不知道标签上的那一串字母是什么意思,也实在想不通世间有谁竟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出来。标签上标有“333”的数字。这几个数字再简单不过了,让人过目不忘。“这瓶毒药的功效如何呢?”

“能完全置你于死地,”保罗·汤森回应了吉布森先生,“它,既没有味道,也没有气味。”

“还是无色透明的。”吉布森先生喃喃自语道。

“你感觉不到任何痛苦。”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吉布森先生一下子机敏了许多。他那双灰色的眼睛闪闪发光,里面写满了好奇。

汤森又一次眨了眨眼。“知道什么啊?”

“你怎么知道,那种毒药没有痛苦?没有味道?你刚才也说了,要是有人服用过的话,也早就不省人事了吧。那么,你怎么可能再把他叫起来,问问效果如何呢,对吧?”

“好吧,我……明白,估计是没有时间痛苦了吧。”此刻,汤森有点儿不自在。“咱们走吧?”

“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呀!”吉布森先生感叹道。临走时,他又环顾了一下四周。

汤森刚把手指放在灯的开关上,便立刻皱起了眉头。

“你还得再等我一会儿。”他宛如一个家庭主妇,好像看到了什么“不速之客”。他发现,原本应该整理好的“家务”却出现了问题。“我漏掉了一些本该归置起来的实验物品。这些东西也许不会致命,但是……我想知道,是谁把它漏掉了?你介意转过去一下吗?”

“转过去?哦,没问题。”吉布森先生“义不容辞”地转了过去。他盯着对面墙上的柜子,里面有各种开关和电子管。不过,玻璃柜门却能当反射镜用。它能将汤森大脑的“动向”反射得一清二楚。于是,吉布森先生不紧不慢地把汤森接下来的“动向”尽收眼底了:他从桌子上拿了一小罐东西,又从一个隐秘的地方掏出一把钥匙,接着把罐子放到橱柜里,之后再重新锁上柜门,最后藏好了钥匙。“现在可以转过来了,”汤森说道,“抱歉啊,因为我总是想要确保‘万无一失’。”

“是的,可以理解。”吉布森先生轻声地回应道。他不想跟汤森坦白,其实自己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他的钥匙藏在哪儿了。汤森这哥们,还算仗义。记得在一月的某个晚上,当时天寒地冻的,他碰巧和吉布森先生在校外的同一家餐厅就餐。饭后,他还让吉布森先生搭了他的便车回家。汤森没必要向他解释什么。吉布森先生也不想让他难堪。当然了,这都不重要。

吉布森先生的思绪又飞向了毒药。为什么有些物质生产出来之后,却禁止人类食用呢?火、水、空气……原本有益于人类……但如果超出一定量了,或者用错了地方,就会有灭顶之灾。难道毒药也要遵循这样的法则吗?这是否代表着,只要基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适量的毒药也有好处呢?或者说微量的毒药?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适量,什么是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333’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他们一块儿离开时,吉布森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恐怕还没人知道吧,”汤森亲切地回应着,“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体面的死法。”

吉布森先生并没有轻生的念头,他已经把这件事儿抛在脑后了。现在,正抬头望着月亮呢。“今晚的夜色真美,如此静谧,如此惬意……”他喃喃自语道。

“确实不错。”汤森也深表赞同,“不过,有点儿冷。我就送你到这儿吧。谢谢你刚才等我,我就先回家了。”

“别忘了寄信啊,”吉布森先生善意地提醒着他,“我家的街角处倒是有个信箱。”

今天是吉布森先生的生日。他向来特立独行,对生日这件事也只字不提。他已经55岁了。

他道了谢,说了晚安。然后,爬上楼梯,回到了那间空荡荡的大房间里。他家只有这一个房间。他打开台灯,脱掉鞋子,把烟草随手一放,选了本睡前读物。时至今日,他依然是孤家寡人。

房间如死水般安静,有一种独居男人特有的自在。肯尼斯·吉布森很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远离尘嚣。他不曾身处于漩涡之中,也从未触碰过汹涌之流。他更像是一片轻柔而不屈的树叶,沿着溪水荡漾,不时地被带进一条河流,最终漂入一处宁谧的港湾。这里没有狂风暴雨,只有阵阵涟漪。

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享受自己的生活。他预感这一切很快就会结束了。如果再过十年,或者再过二十年,生活还是老样子的话,也未免太久了吧。他从不咄咄逼人,也没有什么野心抱负。

他过完了55岁的生日。一个月后,便去参加了一个葬礼。他在那里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女士——罗斯玛丽·詹姆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1

第二章 12

第三章 25

第四章 33

第五章 43

第六章 51

第七章 59

第八章 72

第九章 86

第十章 98

第十一章 108

第十二章 124

第十三章 145

第十四章 154

第十五章 163

第十六章 177

第十七章 189

第十八章 216

第十九章 241

第二十章 257

第二十一章 2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