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光》是一部别具匠心的谍战小说,以严谨的历史真实为基底,展现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孤勇与智慧。作品逻辑严密,情感细腻,不仅再现了潜伏者在生死边缘的较量,更深刻挖掘人性的复杂与信仰的坚定。新颖独特的人物塑造、高能反转的叙事节奏,使其在谍战文学中独树一帜。
本书讲述了1943年在上海展开的间谍战与反间谍战的故事。故事围绕着国共双料特工杨怀义和大东亚共荣亲善大使徐子莹展开,他们面临着对家人和爱人的背叛,以及为国家民族大业而奋斗的忠诚使命。他们都是单线联系的秘密党员,在战争的摧毁和破坏中,他们彼此怀疑,彼此算计,在黑暗中独自奋斗,最终他们都作为正义的一方取得了胜利,展现了大智大勇与敌斗争的精神。
遇刺
上午 11 时,十多架 P-40 驱逐机从重庆梁山机场悄然
起飞,穿过云遮雾绕的巫山,在宜昌聂家河上空突然转为
低空,向628高地日军司令部猛烈扫射。
一时间,日寇人仰马翻,鬼哭狼嚎,有的建筑物应声
垮塌,残垣绝壁,满目萧然。
日军虽以密集的高射炮应战,但中国战机凭着高超飞
行技术辗转腾挪,躲过了炮弹,只有一架飞机被敌炮
击中。
这是1943年6月鄂西会战中精彩的一幕。那时,战斗
能力增强的中国空军,已频频主动出击,与美国空军此起
彼伏袭击日军。
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也捷报频传。斯大林格勒
保卫战胜利、盟军对德意开始反攻、美军在中途岛大捷,
而中国第三次长沙会战亦取得了胜利。
战局的转变令日寇决定,快速从中国抽身,集中兵力
应对太平洋战场,于是,他们发动了鄂西会战,试图进逼
重庆。
战斗结束,中国战机胜利返航,当第二批返航飞机降
落梁山机场时,却发现被日军14架战斗机和8架轰炸机偷
偷尾随而至。
飞机马上加油,待命迎战,但日军的 8 架轰炸机已经
飞临机场上空,如入无人之地,向停机坪上排列的战斗机
投下雨点般的炸弹,顿时火光冲天,弹片横飞,加油车
爆炸。
几个飞行员顶着炮火奔进飞机,油盖都没合上就升空
迎战。一个英武帅气的小伙子如疾风迅雷般冲入日机群,
将领队机编队冲散,一连击毁两架日机,又锁定一架逃窜
的 2 号机,对准后座枪手一串攒射,瞬间日机碎片横飞,
冒着青烟坠落……
而停机坪上停得整整齐齐的20多架飞机全成了敌机的
固定靶子,一架中弹后起火爆炸,又引爆旁边的飞机,战
机队列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环爆炸,悲壮惨烈。
这就是令中国人痛彻心扉的重庆梁山机场空战。
“这绝对不是偶然!”蒋介石要戴笠彻查,怎么就那么
巧,正好自己这两天要去检阅这支中国空军的新锐之师,
所以本来应该分散摆放的飞机都整齐列队,成了日机的活
靶子。
目 录
自序
001
1 | 遇刺
001
2 | 新来的家庭教师
015
3 | 酝酿新计划
023
4 | 马森的投名状
030
5 | 家宴
035
6 | 险象环生的接头
043
7 | 初遇伍冰
052
8 | 杨怀义的双重价值
058
9 | 以约会之名
066
10 | 伪装之下
074
11 |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082
12 | 监视
090
13 | 一家三口
099
14 | 孤光现身
110
15 | 酒不醉人人自醉
121
16 | 阴谋变阳谋
126
17 | 水滴计划
133
18 | 重庆来的堂兄
139
19 | 危险正在逼近
153
20 | 混战
170
21 | 落难兄弟
183
22 | 第二次接头
194
23 | 真实的伍冰
202
24 | 近在眼前
210
25 | 告别
219
26 | 替我去延安
227
27 | 泄密
237
28 | 重逢时刻
246
29 | 飓风将至
256
30 | 无法逃脱的战败
260
31 | 蓝色多瑙河
267
32 | 败局已定
276
尾声
288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这是一部献礼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 80 周年、致敬中其隐蔽战线的抗战谍战小说。创作手法和人物故事新颖独特,历史真实厚重、语言王净、逻辑严谨、情感细腻、匠心独运。
李凯城(中共隐蔽战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李克农上将之孙):
《孤光》讲述了潜伏在日伪高层的与组织失联的中共秘密党员在虎狼环伺中忍辱负重、孤军奋战,持续获取并传递重要情报,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谍战故事。历史应该记住他们,向中共隐蔽战线的先辈致敬!
全勇先(著名作家、编剧,《悬崖》《悬崖之上》编剧):
我一直认为谍战的惊险、总疑、刺激更多是心灵和智慧的较量,并推崇真实的、深刻的、有人性基础和情感的谋战戏,小说《死光》让我眼前一亮,它都做到了,尤其这还是女性作家的创作,难能可贵。
刘江江(先锋导演,《人生大事》编剧、导演):
作为法学博士记者的师姐持续带来跨界的惊喜,其法治题材小说《芯战》正在电视剧的改编中,抗战谍战小说《死光》又闪面世。《死光》延续了其作品独特的卓然气质--新颖人设、高能反转和对情感的深层表达、对人性的深入挖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