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之云》是美国著名作家安妮·普鲁的回忆录,记述了她在美国西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亲手筑梦、构建家园的一段历程。“鸟之云”是一片占地六百四十英亩的怀俄明湿地和草原。当安妮·普鲁首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正值黄昏时分,天空上挂着一朵形如飞鸟的云,那瞬间的心灵触动,使她立刻萌生在此地建造一座房子的念头。本书始于作家的家族史,之后笔触一转,细腻描绘了盖房过程中的种种波折与收获。书中还穿插对当地人文历史的回望,以及作家在此地的鸟类观察笔记,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情趣与自然野趣,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关于家族、历史、自然与自我发现的奇妙旅程。
第一章
通向鸟之云的小路
2005年3月
眼前的景色灰蒙蒙的,有奶牛零星点缀其间。我开车穿过一片平坦的牧场,行驶在县道上。路不太规整,基本上是土路,护路的碎石早被飞驰而过的卡车挤到了沟里。道路两侧有板结的轮胎印子,胎痕穿过泥地,一直延伸到三齿蒿树丛里——这是有人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经营牧场的痕迹。还没到长草的季节,牧场主们仍在往外放草料。偶尔会出现一溜绿色的苜蓿随风翻滚,就是这个沉闷世界里唯一的颜色了。奶牛们依牧场主设定的路线排好,低头扒拉着浅色的干草。
路面白中泛青,蜿蜒曲折,像条被翻过来的露出肚皮的蛇。两侧道沟的颜色和蒙在三齿蒿和金花矮灌木上的土一样,灰扑扑的。道沟壁斜堆着粉状的泥块,仿佛在告诉人们“离这里不远处曾经是火山”。在怀俄明穿行时,实在很难不去在意那些喷着灰的高龄火山。三齿蒿树丛几近发黑,被无休无止的风吹得很低。为什么会有人住在这里呢?我想。而我就住在这里。
但下游的鸟之云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河的北岸耸立着一座400英尺高的悬崖,远古珊瑚的硬壳形成了它奶油色的冠岩。这座庞然大物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日晒,被洪水、冰雹和雨水反复冲洗打磨。雨后,悬崖看起来遍体鳞伤,暗色的斑点和竖直的凹槽仿若古老的疤痕。向西两英里,悬崖收缩成了黑铁色的石头,状似巴比伦神塔的台阶。在这片土地的最东边,崖壁上有一个断层,或者说是一条对角线状的疤。我的一位地质学家朋友说,这可能和那座正在缓缓撕开北美大陆的里奥格兰德裂谷有关。在我此前住过的所有地方里,从没有哪处需要我如此频繁地去考虑大陆板块地表之下的活动。这个断层提醒着我们,地球正处于缓慢而持久的变化之中,大陆块被不可抗力推到一处,复又被分开,形成新的大洋和广袤的超级大陆。据预测,再过几亿年,在我们这个物种退出历史舞台很久之后,将诞生一座全新的巨型终极盘古大陆。里奥格兰德裂谷的变形从三千万年前的新生代就开始了。地幔深处汹涌的热浪里生出向上挤压的力量,拉伸地壳,把它抻薄。裂谷从得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一直延伸到鸟之云以北约20英里的地方,它不仅生成了陶斯附近的里奥格兰德峡谷,也促成了西部最美丽的若干谷地的诞生。事实上,裂谷似乎与西部的盆地和山脉地形息息相关。鸟之云悬崖上的对角线断层,整个悬崖的倾斜形态,还有杰克溪这条支流的存在,也许都被这股不可抗力深深影响着。
鸟之云的金色悬崖也会让我想起乌鲁鲁巨岩——澳大利亚的红色中心。托马斯·基尼利曾用狂想曲般的笔触描绘过这块巨岩的“美轮美奂的沙砾岩体”。它的外层剥落得十分均匀,以至于尽管它的体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逐渐缩小,巨岩的轮廓却从未产生一丝改变。这座庞然大物离爱丽斯泉不远,我在1996年的时候与艺术家克莱尔·范·弗利特一起见到了它。当时她正在为附近的卡塔丘塔岩石阵写生,那些岩层的样子就像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头巾。
说来可能有点牵强,鸟之云与乌鲁鲁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它们的大小和体量大致相同,也会在一天中随时间推移出现颜色变化。两者都像是内部装置了灯光似的,在入夜后会生出微光。乌鲁鲁有池塘和沿着巨大的岩体而下的曲折水道;鸟之云的悬崖脚下则有河水流过。对当地的原住民部落,尤其是西部沙漠地区的皮詹加加拉和岩堀尼加加拉部落来说,乌鲁鲁和卡塔丘塔在精神和典礼层面都极为重要。然而,它们被联邦政府从原住民们手中夺走的过往,却是一个悲伤、丑陋且有些似曾相识的故事。1985年,当地的土著阿南古族和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被迫将乌鲁鲁和卡塔丘塔租给国家公园,允许游客攀爬这块巨岩。尽管公园在告示牌上标明,原住民认为攀爬乌鲁鲁巨岩是一种亵渎,但这条规定形同虚设,每年仍有数以千计的人无礼地攀上它。而在我身处的怀俄明州,鸟之云的悬崖曾是西部印第安部落的营地,尤特人、阿拉帕霍人、肖肖尼人,也许还有苏族人和夏延人都常来这里。埃尔克山附近曾有一个地标,标记着当时各族公用的战场。
乌鲁鲁周围散落着一些从梦幻时代起就存在的远古英雄足迹。这里有用来举行典礼的洞XUE——今时今日,源于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若干重要典礼仍在此举行。这里有鲜为人知的生育圣石,还有发生过传奇事件的水塘。偶尔下过雨后,会有水流沿红色的岩侧蜿蜒而下,流入不同的水塘。乌鲁鲁岩的弧度在一个叫坎朱的褶层处开始转折,基尼利如此描述它:“一条来艾尔斯岩寻找回旋镖的仁慈蜥蜴。”而鸟之云那座黄色悬崖也在东端逐渐收窄,与远处隆起的彭诺克山遥遥相对,互为倒影。
杰克溪沿岸,光秃秃的柳树枝条的色泽犹如未熄的余烬。柳树很谨慎,它是最后一批长叶子的灌木之一——这里一直到6月中旬都可能有霜冻。悬崖倒映在玛瑙色的河中,一只胖胖的河狸游过水面,远处是它在河岸上筑的巢XUE。最后,河狸消失在了鲜亮的柳枝丛里。
这个地方,也许将是我度过余生的所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
第一章 通向鸟之云的小路
第二章 一码布
第三章 扭叶松和我的那些房子
第四章 如坠冰窟
第五章 詹姆斯帮
第六章 起风了
第七章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第八章 鸟之云的曲折过往
第九章 “……所有挂着珠子的,所有戴耳环的,翼羽饰在侧边弓弦的……”
第十章 鸟之年
后记
理想之家的A、B面(译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安妮·普鲁的才智就像怀俄明州的冬风一样锋利。——《今日美国》
书中的每个字都在向险峻而壮丽的怀俄明州致敬,向它的环境、历史、地形和野生动物致敬。普鲁通过《鸟之云》向大家分享了她的一部分灵魂,迷人而深刻。——《布法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