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设计理论研究系列-日常之物的权威:西德工业设计文化史
0.00     定价 ¥ 42.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4121577
  • 作      者:
    [英]保罗·贝茨
  • 译      者:
    赵成青,杨扬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日常之物的权威》是一本睿智且引人入胜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20世纪50年代西德标志性工业设计的崛起历程及其深远影响。作者保罗·贝茨生动地论述了功能主义风格的包豪斯和德国制造同盟美学,在二战期间如何悄然融入家电、餐具和室内设计之中,经战后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博朗公司的设计师们复兴与形塑后,这一美学风格又如何成为重构德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帮助这个负罪且破碎的国家在世界面前恢复声誉。


《日常之物的权威》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消费社会提供了一种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视角。保罗·贝茨的这本书中精彩地呈现了“设计”这一复兴包豪斯遗产、实现“德国救赎”的载体。这本著作让读者确信,设计不仅是“幸福生活”与“诗意栖居”的一部分,也是物质文化政治化的一个要素。


这本书是新文化史的一颗明珠。作者所做的颇具原创性和洞察力的研究工作,将战后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融入了更广泛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政治史语境中。本书不仅阐明了德国的文化转向,还揭示了更广阔的20世纪社会史。

展开
作者简介

[英国]保罗·贝茨(Paul Betts,1963-)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历史学会(German History Society)主席、学术期刊《德国历史》(German History)编辑等职务。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欧洲文化史,尤其是20世纪的德国历史。代表著作有《废墟与重生:二战后欧洲的文明化》(Ruin and Renewal: Civilizing Europe after World War II)等。


赵成清 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史论;中国现代美术史与理论。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从事访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等资助和一等资助等十余项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著有《蔡元培现代艺术思想研究》《阅读图像:中西方美术史论与批评文集》等;译有《恋物:情感、设计与文化》《裸猿艺术史》《中国绘画史导论》等。


杨扬,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史与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制造同盟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与博朗公司;从家具到汽车,再到消费电器……德国与20世纪的西方工业设计史密切相关。

在本书开创性的文化史研究视野下,保罗·贝茨追溯了设计在构建先进工业文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阐释了西德独特设计文化的形成。本书的视角主要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居用品,揭示这些普通的商品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前20年中具有显著的文化意义,为何包括社会活动家、行业组织、设计师、建筑师、消费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将工业设计视为西德经济复苏、社会改革甚至道德重塑的关键手段。本书指出,工业设计直接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家庭现代性的形态和意义,并参与了西德国家身份的构建。

展开
目录

引言:设计、冷战与西德文化    


第一章

商品的再赋魅:重审纳粹现代主义    


第二章

国家的良心:德国新制造同盟   


第三章

肾形桌的“复仇”:有机设计的希望与危险    


第四章

设计及其不满:乌尔姆设计学院    


第五章

设计、自由主义与政府:德国设计委员会    


第六章

寒冷中归来:设计与家庭生活    


结论

记忆与物质主义:历史作为设计的回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