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生态文明丛书-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0.00     定价 ¥ 89.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00140569
  • 作      者:
    王松霈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松霈,全球生态经济研究所(GEEI)首席顾问,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许涤新。参与主持农村经济学研究60年、生态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自创始至今30年全过程。是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开拓者、创建者、理论奠基者(之一),主要负责我国生态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和推动工作,生态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生态时代的到来、 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发展农村和农业生态经济、 发展城市和工业生态经济、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实行生态健康管理等。本书展示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诸多交叉学科的广度,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这些学科的深度和高度,将为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构建及实践工作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新的时代催生新的理论

第一节生态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当前它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生态时代。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紧接着要在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进军。第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在我国这一伟大战略安排的“基本方略”中又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而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了重要的基础地位。人类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演变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总成果的不断积累,并且指引着人类社会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生态时代共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任务,给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指明发挥作用的正确方向,并将指引着它不断地发展前进。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

目前对于时代的划分,人们有不同的研究角度,由此也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时代方法。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两种基本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最根本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研究时代的划分,明确认识新时代提出的任务和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对指导我国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稳妥迅速前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它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时代。

(一)农业时代

人类早期社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只能适应自然,简单地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当时主要依靠渔猎维持自己的生存,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过着茹毛饮血和穴居野处的生活,处境十分艰难,也没有保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懂得了动物饲养和植物种植,就是把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饲养繁殖起来和把一些采集到的野生植物种植起来,同时也懂得了使用农业生产工具。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铁犁牛耕”。社会生产力的这一发展推动了农业革命,其结果是建立了农业社会,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农业时代。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长时期的农业文明,其中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称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飞跃。

但是农业时代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低级阶段,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还比较低,人们认识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还不高,人们的需要(包括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需要)还得不到满足。因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还是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资源,把人们的生活建立在更丰足的水平上。

(二)工业时代

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时时刻刻都在发展,永远不会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人类社会在农业时代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继续提高。到了18世纪80年代,英国的科学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 1736—1819)发明了蒸汽机。当时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使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由此就引发了工业革命,结果就建立了工业社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工业时代。工业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各种创造发明层出不穷,由此就推动了整个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工业社会建立以来20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农业社会发展几千年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也就形成了现代光辉灿烂的工业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为巨大的贡献。

但是工业社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一方面它在发展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另一方面,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时代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以后,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由此也就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又一个新的时代。

(三)生态时代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顿。针对工业社会中,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工业社会中,特别是在它的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一种新的、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即“绿色技术”,正在形成和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既有很高的生产能力,又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当代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也是新的时代推动人类社会继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这种崭新社会生产力的出现,又孕育和进行着一场新的革命,就是生态革命。由此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工业时代逐渐转变并进入生态时代。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新的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高潮已经到来。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又一次新的更大的飞跃。

以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代走向生态时代的不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它们的依次出现和不断提高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进一步深入研究,又可以看到,它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它们的依次出现实质上又是经济与生态两者的关系从不协调走向协调(包括从低级协调走向高级协调)的发展演变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一矛盾也将长期存在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演变和生态时代必然到来的客观过程中,明确认识生态与经济这一矛盾的客观存在和它们必然要走向协调的客观规律性,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迅速前进的高度自觉性,从而为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进一步为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新的时代催生新的理论

第一节 生态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经济生态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第二章 建立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第一节 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战略指导思想

第二节 建立生态时代的新思维

第三节 建立生态时代的新观念


第三章 我国经济的生态转型

第一节 我国国民经济的生态转型

第二节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节 把经济发展放在生态健康的基础上


第四章 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

第一节 深化经济改革,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经济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