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河南黄河故事·濮阳卷
0.00     定价 ¥ 88.00
罗湖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941373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河南黄河故事.濮阳卷》通过梳理黄河濮阳河段的历史变迁,展现了这一地区在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中的重要地位。书中详细考证了自周定王五年黄河首次改道以来,濮阳地区在黄河决口、改道、淤积等方面的历史轨迹,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河道变迁的影响。同时,该书还介绍了濮阳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及与黄河相关的治水故事和民间传说,全面呈现了黄河文化对濮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全书内容丰富,既有历史考证,也有文化解读,是一部研究黄河文化与地方发展的综合性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引言 河毓龙都——黄河濮阳河段河道变迁考
  黄河濮阳河段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最重的地区之一。周定王五年(前602),宿胥口河决,黄河下游发生有历史记载的首次大改道,黄河始穿濮阳境;宋代,因频繁决口,濮阳河段变化剧烈;清末铜瓦厢改道后,黄河再穿濮阳境。究其原因,除社会因素和落后的生产力制约外,主要是该河段为泥沙堆积的主要部位所致。
  濮阳古称帝丘。相传,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曾建都帝丘(在今濮阳西南),史称“颛顼之墟”。春秋时期,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濮阳之名始于战国,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公元前242年,秦在此置东郡。唐武德四年(621)改置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改澶州为开州。濮阳市现为河南省省辖市,辖5县1区,即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5县和华龙区1区。
  自周定王五年黄河下游第一次大改道后,黄河始从濮阳境穿过。黄河今自新乡市长垣市何寨村东入濮阳,流经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南界,由台前县张庄村出境,境内河道长168公里,流域面积227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
  历史上,濮阳黄河河道淤积严重,决溢改道频繁,是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最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在黄河下游26次大的改道中,决口地点直接发生在濮阳境内的就有6次,占近四分之一。因此,要弄清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历史,就不能不对濮阳黄河河道的变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宿胥口决徙——黄河始穿濮阳境
  周定王五年以前的黄河河道,史称禹河故道。《黄河水利史述要》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等书,依据有关文献和现代考古成果分析认为,其下游经行自黄河中下游分界处郑州桃花峪一带折向东北,穿过豫北、冀南的漳水,汇人河北境内的大陆泽后,分多支流向渤海。
  济水的分支——濮水,为该时期流经濮阳地区的主要河流。根据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濮水从现在的封丘县城西南分出后,大致沿今天的天然渠走向,至长垣市赵堤,又沿回木沟走向进入濮阳境,再折东北横穿现濮阳县、范县,东人山东境后汇人济水。
  濮水对于濮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它既孕育了濮阳、城濮(濮城)、临濮、濮州、咸、洮等一批城镇,又孕育了濮和濮阳两个姓氏及中华民族的一支古老部族——濮人、百濮,更孕育了开濮阳文化之先河的“桑间濮上”“卫风新声”。
  周定王五年,宿胥口河决,黄河下游发生有历史记载以来的首次大改道,形成西汉故道。改道后的黄河下游河道,按《水经注·河水》记载,大致经今河南滑县、濮阳、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德州以下复人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同时,在濮阳黄河主河道的右岸还有一条较大的分支——漯水。它从今南乐北分水,经山东省的莘县西、聊城西、茌平西,至禹城南向东,济阳以下略近于现今的黄河,在滨州市一带人海。按光绪七年(1881)重修的《开州志》,行经濮阳的西汉故道为:自滑县流人,北过小屯庄、张家庄、聂烟村等,经戚城西转而东北人清丰、南乐。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濮阳黄河河道变化不大。
  ……
展开
目录
引言河毓龙都 001

治水史话
汉武帝瓠子堵口 013
王延世东郡堵口 019
王尊舍身筑堤 023
王景治河 026
魏滑分河 030
陈尧佐戴孝筑大堤 033
高超三埽合龙门 036
欧阳修论修六塔河 039
程颢澶州治河 045
北宋三易回河 048
徐有贞治河保运 054
白昂刘大夏治河 059
习城双合岭堵口 063

大河钩沉
中华第一龙 069
仓颉造字 076
大河故道二帝陵 082
昆吾九鼎起风雷 086
戚城春秋 090
孔子适卫 099
负米养亲子路堤 106
二月初二祭黄河 109
楚汉争秦霸王集 113
西汉古村三杨庄 118
东迎唐王西迎兵 124
梁晋争霸德胜城 128
澶州军变与黄袍加身 140
宋辽澶渊之盟 144
九月初九城隍会 151
大河神祠 155
凤鸣台前 159

龙都拾遗
黄帝战蚩尤 167
共工怒触不周山 171
颛顼治水 174
大禹锁龙 177
后羿射河伯 180
秦始皇跑马修金堤 182
韦刺史射河神 186
“金口玉言”白氏郎 189
九江提督李总河 195
大水不淹寿张县 200
寿张令投河救百姓 205
三娘子英勇堵口救乡亲 208
壮馍缘起八公桥 212
神龙蜿蜒龙王庄 215

东方欲晓

濮上新声

后记 29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罗湖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